【《論語》經典名句】 君子不以言舉人 不以人廢言

編著/文心工作室 |2010.08.27
116110觀看次
字級

名句誕生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衛靈公‧二十二〉

讀懂名句

孔子說:「君子不會因為一個人說的話好,便舉薦他,也不會因為一個人德性有缺,就不把他說的話當一回事。」

名句故事

除了〈衛靈公〉記載有「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孔子在〈憲問‧五〉也說過「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孔子強調,有德行的人必定有嘉言,但是很會說話的人不一定有好的道德,所以對一個人,必須要「聽其言而觀其行」,不可相信片面之詞,不應該「以言舉人」,但也不可「以人廢言」。

孔子非常厭惡一個人「言論君子、行動小人」,或是「言論巨人,行動侏儒」。歷史上這類有名的例子有二,一是戰國時代的趙孝成王「以言取人」,用了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頂替實戰經驗豐富的老將廉頗。趙括自小熟讀兵書、講得頭頭是道,但首次帶兵與秦國一戰便大敗,趙國差點因此亡國,而趙括也命送沙場。

二是「一生唯謹慎」的諸葛亮,同樣犯了「以言取人」的毛病,用非常會說話的馬謖當大將,結果失去了重要戰略點街亭,最後只好以軍法「揮淚斬馬謖」,悔不當初。

新說名句

許多學者認為「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是孔子主張思想自由的篇章。然而,荒謬的是,小說家金庸的先祖查嗣庭在擔任主考官時,便曾因以「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為試題,而遭受文字獄之災。

金庸考據出來的說法有好幾種。其一是清雍正年間,查嗣庭寫了一本書《維止錄》;也有可能是查嗣庭被派去做江西省正考官,出了試題「維民所止」,有一名太監向雍正說,「維止」兩字是去「雍正」兩字之頭,因此查嗣庭被雍正皇帝關進牢裡。

其二是,查嗣庭在江西出了四道試題,第一題便是「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第三題是《孟子‧盡心》中的「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當時,清朝政府正在實行保舉制度,朝廷認為他出這兩道題是有意毀謗,批評朝廷「以言舉人」,因此將他判刑。

也有學者認為,《論語》此章是要我們依據客觀事實去看待人、事、物,不該受片面之詞所左右,妄下判斷。與「不以人廢言」意義接近的詞語還有「不以言廢事」、「對事不對人」,也可與孔子所說的「巧言令色,鮮矣仁」、「剛毅木納,近仁」兩段話相參照。

另外,有人提出「不以人廢言」的態度更須落實於教育,尤其是爸媽、老師應該傾聽小朋友的話。因為鼓勵探索的文化,是允許犯錯的文化,如此才能「大開言路」,讓孩童不擔心說錯話而被恥笑,並從錯誤中學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