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立春 雨水 驚蟄

編著/宋兆麟 世界書局提供 |2010.08.27
2437觀看次
字級

立春,約在陽曆二月四日前後,為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有「見」之意,也就是見到春天了。從這天起,冬去春來,代表春天之始,故稱該日為「正月節」。

立春的特點是:「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從此地面開始升溫,農諺「立春一日,百草回芽」、「交春一日,水暖三分」等,都是這個意思。

立春在古代是一個重大節日,歷代皇帝都要率百官到先農壇舉行隆重的迎春典禮,《呂氏春秋‧孟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齋。立春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還,乃賞公卿、諸侯、大夫於朝。」除此之外,皇帝還要進行親耕儀式,以示對春耕的重視,同時也是皇帝進行春耕的動員令。

這一活動直到清代還在舉行,各地官員迎春儀式,鞭春牛,以示春耕開始,從中央到地方,無一例外。清代顧祿的《清嘉錄》描述如下:「立春日,太守集府堂,鞭牛碎之,謂之『打春』。農民競以麻麥米豆拋打春牛,里胥以春球相饋貽,預兆豐稔。百姓買芒神、春牛亭子置堂中,云宜田事。」

「打春」或「打牛」都是古代勸農官的重要事項,主要目的是提醒農民不要耽誤農事。

雨水在陽曆二月十九日前後。雨水有兩種含義:一是由冬季降雪改為春季降雨,故名「雨水節」;二是降雨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

先民根據經驗積累,總結出雨水的候象是獺祭魚、候雁北,草木萌動。說明一到雨水,乍暖還寒,開始有雨了,在雨水的滋潤下,草木萌動,候鳥大雁也向北遷徙。

黃河中下游主要忙於為麥田除草,追肥灌溉,替果樹剪枝。在黃河更北的地方還相當冷,有「春寒凍死牛」之諺,由於下雪少雨,有時氣溫還很低,所以對牲畜的管理不能怠慢。

西南地區,農民開始中耕培土,「雨水有雨莊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春雨貴如油」指的就是這一個節氣。由此可以看出,雨水時節如果降雨,預示農人將喜獲豐收。但雨水也不能過多,否則就會出現「春水爛麥根」的現象。因此,既要做好清溝,也要進行蓄水保墑的工作。

驚蟄相當於陽曆三月六日前後。蟄,是指動物冬眠時潛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動的狀態。「驚蟄」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萬物出於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驚蟄的特點是始有雷聲。雷聲震震,驚醒了蟄伏於穴中的蟲子和萬物,如說「不過驚蟄節,青蛙不開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驚蟄時分,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使得牠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

此時,人們開始了春耕大忙。唐代詩人韋應物有首〈觀田家〉詩:「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始。」

驚蟄雖然天氣變暖,但是也要提防倒春寒,「驚蟄吹吹風,冷到五月中。」如果農作物沒保護好,就會受到損失。

驚蟄的主要生產活動是春翻、施肥、滅蟲、造林。廣大農民以農諺為依據,從事各種農事活動:「驚蟄寒,秧成團;驚蟄暖,秧成桿。」「驚蟄春翻田,勝上一道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