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角落‧尋古意】台北大天后宮舊址

文與圖/吳清和 |2012.11.14
7697觀看次
字級

遊訪台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原名「新公園」),一般人的印象多是:兩個火車頭、國立台灣博物館、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露天音樂台、拱橋、銅馬、古砲、大型藝術公共建築物、急公好義坊、黃氏節孝坊和中國式庭台樓閣等等;當遊罷上述幾處觀光景點之後,如果打算從位在襄陽路口博物館的大門離園前,許多人會選擇在旁邊一堆石頭雕塑坐下來略事休息。

那麼,坐在石頭上的人可曾知道讓人恢復體力的大石頭,可是歷經無數風霜的百年古遺物,而且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台北大天后宮」所遺留下來的遺物。

台北大天后宮這個名詞出現在清朝光緒十四年間(西元一八八八年),是當時治台名將劉銘傳所興建。一八九一年竣工,內供媽祖,神像全身貼黏著金箔,俗稱「金面二媽」,法像慈祥威儀。相傳此處曾辦過劉銘傳妻、唐景崧(台灣省末任巡撫)母,以及台灣顯官林維源(板橋林家第四代)太夫人等知名人物的壽宴。

根據李乾朗教授的《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記載,日本人從一八九五年開始治台後,一九○二年台北府天后宮便被充作醫學校校舍及宿舍;一九○四年改為國語學校的學生宿舍;一九○八年被拆除,於原址上興建「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治績資料紀念館」,也就是現今的「國立台灣博物館」。

天后宮被拆除後,宮廟內所有的神像,都被棄之於台北廳辦公室後方的儲藏室裡。宮廟的柱珠、石階、石臼、石凳石輪、石槽、壓布石、豆石輪、水槽等石器,則被散落在公園中各角落樹底下。一直到現在,石柱腳仍在,天后宮已消失。

有趣的是,當時供奉的「金面二媽」,因緣際會被三芝鄉仕紳黃見龍恭迎到三芝小基隆福成宮,金面媽祖聖母神像才不至流落不明。二○○七年台北市政府舉辦媽祖文化節,金面二媽曾回到台北天后宮舊址巡禮,但最後還是回到三芝。

目前聚集在台灣博物館旁曾陪過金面二媽的幾十座石器古遺物,要再賦予生命恐難矣,只有透過殘留的隻字片語回憶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