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二戰後建築 一窺現代化進程

曹麗蕙 |2024.03.27
252觀看次
字級
前國立台灣科學館建於1959年,由盧毓駿設計,如今是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圖/@農業部,1961
建於1968年的景美女中圖書館,是修澤蘭設計。圖/©台北市立美術館,2023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北市立美術館推出「摩登生活:台灣建築1949─1983」展即日至六月三十日登場,民眾可藉由「建築」觀景窗,如從台北市萬年商業大樓、台東公東高工聖堂大樓等,探尋台灣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文化的變遷,以及多元、具現代性意義的時代樣貌。

展覽由吳光庭、王俊雄和王增榮三名建築學者共同策畫,吳光庭表示:「建築不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對一個時代的生活方式、所思所想以及理想願景的投射。」二戰結束後,台灣面臨政權轉變,一九四九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把不同的建築工法與觀念、生活方式一併帶來,對當時受日本殖民文化影響的生活方式產生影響。

展覽分為「美援」、「中國復古」、「中國現代」、「在地現代」、「非典型」及「新生活」六個子題,其中,戰後初期,國民政府為塑造國家意象,積極推動「中國復古」,如前國立台灣科學館模型及圖面,可見仿中國天壇的攢尖式屋頂。

「在地現代」中,可見到被譽為「台灣第一女建築師」的修澤蘭,她如花朵盛開的景美女中圖書館(建於一九六八年),屋頂圓形天窗和鑲嵌彩色玻璃,帶給師生舒適的閱讀環境;許多台北人集體記憶的萬年商業大樓(建於一九七三年)則是帶動台灣邁向現代化消費模式的重要建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