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人利己】捐血也需世代交替

文/吳一忠 |2023.10.25
366觀看次
字級

文/吳一忠

記得二十歲服役時,有位婦女難產血崩,緊急動手術急需輸血,醫院透過憲兵隊通報,部隊派官兵前往,我當時捐出了生平第一袋鮮血。

之後,我每隔兩、三個月都會捐血,但因我天生血管很細,只能找血管比較粗的右手,每次針頭都戳在同一點,久了之後稍微凹陷,倍覺疼痛,捐到第四十三次時,很想就此打住。期間因故中斷,多年後忍著恐懼,再度接續前緣,如今已捐全血一二四次,每捐十次頒發的感謝狀,全都妥善保存著。

捐血促進新陳代謝,對健康頗有助益。同時,為了符合捐血條件,生活飲食規律,維持良好體能,其實收穫最大的是自己;若遇到血荒時期,親眷可優先用血,更可說是利己利人。子女受到我的影響,相繼成為快樂的捐血人。

國內捐血者以中年人居多,年輕族群比例逐漸降低,我即將請領敬老卡,看在眼裡不免憂慮。年輕人捐血不踴躍,應與少子化和3C有關。作息不正常,整天滑手機,窩在沙發當馬鈴薯,都快變成「飼料雞」,莫怪血紅素篩檢就過不了關。

為了吸引年輕族群,捐血贈品愈來愈高檔,如牛排券、電影票、烤鴨、龍蝦等,造成惡性循環,價值低廉就不挽袖,這樣的觀念和作法有待導正,否則愛心救人變成功利市儈,反而失去捐血的意義。

台灣是個充滿人情味的國度,有三成的人捐過血,占世界比例極高,以往只要發生重大事件,民眾即踴躍捐血,讓人看了感動。「我不認識你,但我感謝你」,正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表現。

捐血者多已邁入初老,急需世代交代,「捐血一袋,救人一命」不是口號,必須付諸行動,「有機會救人,千萬不要錯過。」捐血是最有意義的善行,希望年輕人加入捐血行列,利己利人回饋社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