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食有味】 給你一個好彩頭

文/林念慈 |2022.11.14
793觀看次
字級

文/林念慈

俗話說:「青菜蘿蔔,各有所愛。」其實撇開青菜不說,光是蘿蔔本身就大有學問。一生中難免會遇到白蘿蔔或紅蘿蔔,白的是窗前明月光,但紅的不見得是心頭硃砂痣,偏食小孩到老都挑嘴,至今我依然抗拒紅蘿蔔的奇妙甜味。

我曾百思不得其解,不過是顏色差了一點,怎麼連味道都大相逕庭?後來才知道兩者八竿子打不上,白蘿蔔屬十字花科,和花椰菜、甘藍菜有親戚關係;而紅蘿蔔為繖形花科,和孜然、香芹、香菜更親近。據《本草綱目》記載,因紅蘿蔔來自胡地,滋味又近似白蘿蔔,故稱「胡蘿蔔」。

說真的,究竟是哪裡相似了?

白蘿蔔,古稱萊菔、蘆萉、薺根、溫菘……個個都是仙氣飄飄的稱謂。蘿蔔的栽培歷史悠久,《詩經》時已有名氣,當時它還叫作「菲」,聽來楚楚動人,仔細一看,「菲」字本身就形似一根蘿蔔,往下扎根、往上冒頭;古人認為「藥食同源」,肯定蘿蔔具藥用價值,《食療本草》謂其「利五臟,輕身,令人白淨肌細」,李時珍更力讚它是「蔬中最有利者」,所以「小人蔘」的美名,蘿蔔君當之無愧。

日本稱蘿蔔為「大根」,它確實也像個白白胖胖的孩子,坐在田裡看天寬地闊;而閩南地區喊它「菜頭」,與「彩頭」諧音,很是喜氣,從前民間有吉慶之事,必備蘿蔔作供品,向上蒼求取「好彩頭」。好事可以上求,當然也可以踏實地創造,反正一個蘿蔔一個坑,來吧!翻開葉子瞧一瞧,土坑若被撐開,就代表蘿蔔「胖了」,此時便可以「嗨呦嗨呦」地出手,一舉「拔得頭籌」。

前不久看到一位網友分享,爺爺奶奶總是「做伙」做蘿蔔糕,一人刨絲、另一人碾米漿,等待蒸粿時,兩人還會泡茶聊天;問奶奶為什麼常做這道點心,她笑開了懷:「因為你阿公愛吃啊!」愛最美好的樣子,原來如斯樸素。

當然啦,在菜市場「走跳」,總會不小心碰上「蓬心」的蘿蔔,外表光潔,內在卻黑心,光是掂重量就知道華而不實,再分享一個小絕招,挑選時記得以手指輕彈,聽得「扣扣」兩聲,就能有效避開「陷阱」,享受平實卻清甜的「有情滋味」。像老一輩說的「翁仔某,食飯配菜脯」,家常日子有人關懷著、在乎著,飲水飽,菜脯香,也算一彩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