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重建宜居的台北市

 |2022.07.02
8417觀看次
字級

英國風尚雜誌《Monocle》日前發布「全球宜居城市」評比,台北市列名第十,評審肯定台北市生活品質高,生活成本卻很親民,是「隱密的亞洲瑰寶」。但實際生活在台北市甚至在台灣的我們覺得宜居嗎? 

據《Monocle》的評比,排名前十的亞洲國家只有東京和台北,其他都是歐美國家。當然,評比的標準多是硬體建設,例如城市街道的規畫、公衛體系的完善、大眾運輸的便捷等,還有一些軟性指標,例如表演藝術中心、綠色植物、社區安全等等,當然還必須有該城市獨特的風味,例如陽明山是台北的後花園,有綠地溫泉,非常特殊。 

《Monocle》雜誌的說明很簡略,就國際一般大城市來說,軟硬體設備比台北先進的不知凡幾,國際著名的大都會,如倫敦、巴黎、紐約,也都有現代的建築、高科技的生活配備,也有像羅浮宮、大英博物館等著名的歷史文化展場,自然生態環境要比美陽明山的城市也有不少,如京都的寺廟之美、舊金山的金門國家公園,也都很有特色。台北市和其他國際大都市比起來,也沒有突出多少。 

無獨有偶,最近英國的《經濟學人》也發布了「全球宜居城市」年度報告,台北市排名五十八,比去年下滑了二十名,這項評比毋寧更值得我們參考。

不過他們增加了一些現實因素,例如新冠疫情的防疫成效、俄烏戰爭的政經影響,這樣的評比固然有參考價值,但變數太大,對於成績會與過去落差很大,這或許是台北一下子滑落二十名的原因。 

若真的評比宜居城市,最重要的因素還在於人文環境,這些除了硬體的文化設施,如博物館、展覽場、表演藝術廳之外,像是書店、書院、學術風氣、藝術普及度等,其實是更重要的,但是國際評比可能就無法深入到這一層領域,例如台北市有私人書院,在傳授傳統文化學術諸子百家等,這樣的文化傳承意義或許是一個城市更有價值的所在。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人的溫度,有些評比會將該城市居民對外地人的友善度作為評比標準之一。

台灣人對外人友善這是大家所共知的傳統,長輩們在對待客人時都是拿出最好的東西款待,這樣充滿人情味的傳統其實才是一個城市使人溫馨的地方。讓人有「賓至如歸」之感,擴而大之就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近幾十年來,因為受到都市發展的影響,社區林立之後,過去鄰居情濃的味道早已淡了,有時鄰居住了幾十年互不相識,甚至互為惡鄰者所在多有。

加上教育的影響,年輕一代早已失去了對陌生人的溫暖,有時問個路,年輕人還懶得理你,覺得上個網都不會,讓人煩不煩。政治因素搞得族群分裂、親戚由而分道的也不少。再好的硬體設施,失去了人情味,又怎麼稱得上是宜居城市呢? 

台灣曾經被大陸客譽為「最美的風景是人」,就充分說明了台灣的人情味和人文素養,這些都是在上一代教育下的成果,現在這些珍貴的資產已經流失得差不多了。

台北市如果要成為宜居城市,台灣要成為富於人文的美麗寶島,還是從重視人文教育以及社會大眾的人文素養做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