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十 不悔的「 追尋」 張清郎 用養生換美聲

記者李碧華/文‧圖/張清郎提供 |2007.12.30
941觀看次
字級


遷居山邊,儘量把腳步放慢,唱紅「杯底不可飼金魚」的張清郎卻沒有忘情觀眾的掌聲,他推廣台灣歌曲背後的因素是….


推開窗子,青青山脈帶點迷濛的映入眼簾,張清郎清一清因早起尚有點緊的嗓音,為我們唱了一首他的招牌歌「杯底不可飼金魚」,屋內的一群音樂人輕輕的唱和著。

退休後的日子,這位「台灣歌曲之父」一點也不冷清,朋友經常相邀共聚,跟著他學習慢活養生,以音樂及友情,讓人生的另一種燦爛真正的從七十開始。

變成時間的富翁

「身體好,聲音就好」張清郎說,每個人都很公平的擁有一天二十四小時,若把一天分成三個八小時,那應該充分的休息兩個八小時,慢慢的,閒閒的把日子游刃有餘的過下來,朋友問過他,退休後變成時間的富翁,有大把大把花不完的時間,那還有什麼好急的?

不見得都是這樣,張清郎退休前是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之外,還擔任合唱協會理事長、音樂教育協會理事,目前演出及演講的邀約也非常密集,同好、學生及相交滿天下,也因此,他帶著一批音樂鬥士全台推廣台語歌曲,並不是「閒閒美代子」。

相交滿天下 豪情壯志

只是,他在妻子的悉心叮嚀下,從繁華都會遷居清靜又綠意滿眼的山邊,盡量把生活腳步放慢,「以前應酬太多,健康亮了紅燈才知道,許多事要懂得安排,不適合自己的事更要委婉拒絕。」

沉醉於青山綠水中而將「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張清郎熱情的把師範大學的同事李娓娓拉來當樓下鄰居,每星期五,他下山教聲樂,李娓娓就順道載他一程,「老師對生活的態度是慢活,但說到台灣歌曲,他心又比任何人都來得急切。」

台灣聲樂家不在少數,張清郎卻把「杯底不可飼金魚」唱得爆紅而成為代表作,幾十年了,每次開演唱會,非唱這首不可,假如節目單沒安排,安可聲也響徹雲霄,張清郎想了想說,是因為這首歌很傳神的描述了自己相交滿天下的豪情壯志吧!而族群融合的意味也貼切的融進歌聲裡。

拉高鄉土層次

想起自己四十歲那年到維也納留學,上修伯特藝術歌曲的第一堂課,德國老師就直接潑他冷水說,「你只是來學德文,不是德國人,所以永遠沒辦法唱到最好。」

老師的意思是,可以唱得好,但不會到巔峰,因為台灣的菩提樹和鱒魚都長得和德國不一樣。

聽完這話,張清郎臉色有點不好看,德國教授接著告訴他,我那天也去台灣跟你們學歌,怎麼樣?要學台灣歌?那學什麼呢?學「望春風」、「雨夜花」還是「燒肉粽」?

張清郎這才恍然大悟,台灣能端得上國際檯面的代表歌曲的確少得可憐,也因此,學成回台後,他決定在藝術與通俗之間找到一個銜接點,「拉高歌曲的鄉土層次,拿下世界第一。」他發下豪語。

事實上,「第一」跟著他從小到老,高中拿過新竹縣三鐵冠軍,體育競賽都是跟體育系的一起拚,只要上場打棒球一定有全壘打,美術也拿過全國第一,還有演講及書法,學校要比賽,就派當班長的他出馬,抱回冠軍盃總是家常便飯。

如雷的掌聲未歇,張清郎說,這是他一生不悔的「追尋」──這歌曲,正是高中一舉奪得冠軍的成名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