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創大翻轉 認識徐渭故居與他的作品

文/記者馮源 |2021.09.18
2478觀看次
字級
徐渭作品《墨葡萄》。圖/新華社
徐渭的故居「青藤書屋」一角。圖/新華社
徐渭的故居「青藤書屋」一角。圖/新華社
徐渭書畫珍品於今年5月齊聚展出。圖/新華社
徐渭作品《驢背吟詩》。圖/新華社
兩位學生欣賞明代書法家徐渭的作品。 圖/新華社

文/記者馮源

「一腔肝膽憂天下,滿腹經綸傳古今」是徐渭一生的最佳寫照,他參加八次鄉試,從未考中舉人,屢戰屢敗,留下的卻是堪比唐代王維的藝術作品。



記者生長在杭州,小時候從長輩口中,經常會聽到一個聰明絕頂而又尖刻促狹的人物,不論老幼婦孺,高官平民,只要得罪了他,都會被整蠱一番。他的名字聽起來像「齊文章」。

及至會讀書了,方知道「齊文章」是徐渭,字文長。他的這些故事,來自舊時與杭州一江之隔的紹興,而且是後人慢慢安在他頭上的。

五百年前,徐渭出生在紹興。這個夏天,紹興城裡的一場展覽,掀起了一輪「徐渭熱」,也讓更多的人認識了真實的徐渭。

詩作未必輸給王維

今年五月,《草書評書法》、《行書晝錦堂記》、《行楷書千字文》、《草書千字文》、《墨葡萄圖》、《墨花圖》、《梅花蕉葉圖》……來自中國大陸三十多家文博機構,共一百件(組)藏品齊聚紹興市區的徐渭藝術館。

徐渭藝術館坐北朝南,設計借鑑了徐渭《山水圖》的墨韻筆法,抽象出黑山白水的生動肌理。從南北兩面看去,又似徐徐展開的冊頁。

展品中,有六十四件徐渭的書畫作品,二十件文獻古籍,還有十六件屬於藝術史上的「後學作品」。擔任策展方的紹興博物館副館長沈一萍說,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大陸舉辦的徐渭臨展中,規模最大、藏品最優、參展單位最多的展覽。

對於徐渭在藝術史上的成就,多位前輩權威學者曾給出高度評價。在《徐渭年譜》的引言中,著名古典文學專家徐朔方教授寫道:「歷代名家在文學藝術的領域中,涉獵之廣也許只有唐代王維和他相近。王維的音樂和徐渭的戲曲各為對方所缺。」他認為,如果精選徐渭的詩作進行比較,未必輸於王維。同時,「徐渭的散文略加編選,肯定比王維不多的幾篇傳世之作更受人注意。」

而在《中國繪畫史》中,著名中國美術史專家王伯敏教授同樣指出:「徐渭以水墨大寫意作花卉,奔放淋灕,追求個性的解放,所畫『無法中有法』、『亂而不亂』。他那隨意揮寫的花草都可以見出其筆墨的微妙變化,具有秀逸情趣……他的書法,造詣很高,其跌宕縱橫的筆姿,有助於繪畫藝術上的巧妙變化。」

二○○八年,《畸人怪才:徐渭傳》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本書的作者、西泠印社出版社總編輯江興佑告訴記者,徐渭的水墨大寫意花鳥畫可謂前無古人,繼者不絕,受到了八大山人、石濤、鄭板橋、吳昌碩、齊白石等後世名家的極力推崇。「花鳥畫發展到明代中期,所有促成徐渭繪畫歷史成就的筆墨語言剛好發育成熟,從而使他把花鳥畫推到了大寫意驚濤駭浪的巔峰。」

絕句訴盡一生辛酸

有一個「明代三大才子」的說法,指的是解縉、楊慎和徐渭。但是,這三大才子的遭遇都相當悲慘。解縉最大的成就是主編《永樂大典》,後來涉及皇家「奪嫡」之事,下獄處死。楊慎是當朝宰相之子,二十四歲就高中狀元,同樣捲入了皇家的繼承權糾紛,流放雲南,我們最熟悉的楊慎作品,就是《三國演義》開篇的那闋《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但是,他們至少有過一段春風得意的日子,相比之下,徐渭的命運則是充滿了各種悲劇:出生百日父親去世;生母是給嫡母陪嫁的婢女,在他十歲時就被嫡母賣掉;得到潘家岳父賞識招贅為婿,與結髮妻子潘似情投意合,但婚後五年,妻子就去世了;到浙直總督胡宗憲手下做幕僚,胡宗憲在嚴嵩倒台後入獄,他又害怕受到牽連,可能慢慢就有了精神疾病———九次自殺未遂,最後竟然殺死繼妻,鋃鐺入獄。用袁宏道在《徐文長傳》中的話說,就是「古今文人牢騷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當時的文人只有功名一條路是正途,但是他八次參加鄉試,都沒考中舉人,「徐渭這麼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就是想把自己的一身才華體現出來,但是屢戰屢敗。」沈一萍說,這可能與他的性格不願受到束縛,不肯循規蹈矩有關。

在「一考定終身」的時代,徐渭肯定是無奈的,否則也不會在自己的雜劇《女狀元》中有這樣的台詞:「不願文章中天下,只願文章中試官。」而在民間傳說中,徐渭第一次考試,考官覺得文章好但是太短,於是,他第二次考試就寫了一篇長文,在試卷上寫不下,就寫在桌子、凳子上,最後連卷子、桌子、凳子一起交卷,從此才有了「徐文長」這個名字。



去世後得到認可

滿腹經綸傳古今

徐渭去世之後,他的聲名逐漸被世人所遺忘,直到當時的文壇領袖袁宏道遊歷紹興,讀到了他自編的詩集,激動地「讀復叫、叫復讀」,還專門寫了《徐文長傳》大力揄揚。徐渭的藝術才又逐漸得到世人的認可。

個性敢於否定權威

「苦難和不幸在他身上留下巨創,但他有堅強的毅力,如同遭受雷擊的大樹,在焦黑的枝幹之間重又布滿蔥郁的濃蔭。」在《徐渭年譜.自序》中,徐朔方教授這樣寫道,「這就是他的詩、畫、戲曲和書法的創作。」

「在徐渭的墓園門口,有一副對聯:『一腔肝膽憂天下,滿腹經綸傳古今』,這是對徐渭一生的最好概括。」浙江省社科院副院長陳野研究員說,徐渭不是一般的藝術家,一生走南闖北,上過抗倭戰場,也去過北方邊疆,經歷豐富不亞於現代人。個人天賦、人生閱歷和境界,風雲際會在他一人身上。

「他是對政治有抱負,對人生有追求的人。中國古代不少藝術大家都是這樣,只是因為其他領域實現不了個人抱負,才把才華彰顯在藝術上。我們不僅要從藝術家的角度去理解他,更要從中國傳統文人士大夫的修養去理解他。」

徐渭八歲那年,王陽明去世,兩位紹興的文化名人擦肩而過,但是徐渭也有機會追隨兩位王門弟子季本和王畿學習。此後,他還與主張學習「唐宋八大家」的明代唐宋派代表人物唐順之、茅坤有交集。江興佑說,徐渭的藝術風格並不脫離時代,而是時代發展的產物,而這些高質量的「朋友圈」更開闊了徐渭的藝術視野:「特別是陽明心學是徐渭的精神支撐,形成了他敢於否定權威、追求個性表達,直白而強烈的性格。」

「徐渭一生經歷坎坷,性格確實多疑敏感,自視甚高,但是他一直都在努力,他的人生態度還是積極合作的,並不是完全反叛的人。比如他去給高官做幕僚,為了考試也想自我推薦,是個很入世的人。」陳野提醒說,對徐渭的性格要認真分析。

「如果徐渭完全超然出世了,就不會有那麼多看不慣現實的流露,他希望社會清明,也希望有明君,只是因為抱負實現不了,才會憤懣不平。也因為這麼努力還不得志,他才會得到後人的同情。中國傳統社會一方面崇尚建功立業的成功者,也會同情那些有獨立人格,注重道德修養、自我修煉的失意者。」

「徐渭早出世了五百年。」沈一萍感歎說,五月舉辦的展覽,最終就是希望大眾,尤其是年輕一代認識徐渭,從他的作品中真正感悟到美。「讓觀眾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美是在哪裡的,現代人還需要什麼樣的功夫和底蘊。」

歷史給出公正評價

徐渭藝術館處北,青藤廣場居中,青藤書屋在南,它們是徐渭故里綜合保護項目的主要元素。沿紹興古城中央的解放北路、解放南路一徑向南,過了人民西路,到第三個巷口再向右一折,就不遠了。

青藤書屋曾經是徐渭幼年讀書處,當時叫作「榴花書屋」,後因家道中落轉入他人之手,從明代末年開始,地方上的有識之士就把它保護起來,紀念這位「光芒夜半驚鬼神」的曠世奇才。

書屋南邊的天井裡,植了青藤,留有一方水池。廳堂被一道白牆隔開,向南的牆面上是徐渭頭戴逍遙巾的半身畫像。兩邊則是他自擬的對聯:「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春天的時候,記者也來過這裡。當時有人在他的畫像下放了束小花,祝文長先生生日快樂。

徐渭,生於五百年前的三月十二日。他曾托物言志,感歎自己「璞中美玉石般看」,但是歷史會給出公正的評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