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31】隨堂開示錄 46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14禪無所不包 7-2大師與于丹教授對談

星雲大師 |2019.12.11
3369觀看次
字級
人間佛教讀書會十周年慶「二○一二名人談讀書」活動,2012年7月21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大會堂舉行。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左)及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右)共同主講「讀書與讀心」。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14

禪無所不包 7-2

大師與于丹教授對談
時間:2012年7月23日
地點:佛光山電視中心攝影棚

于丹教授:您說的這種自覺,自己要有管理自己的能量,這必須他對自我有正確的認識。現在的人,愈來愈有一種不安全感,對自己現在擁有的這一切,感到不踏實,就會想要得到更多。所以很多人以有限的生命,不斷地追求無限的資源,這樣的負擔,讓人壓力愈來愈大,不管得到多少都不滿足,這已經成為普遍的型態。

大師:貪心,是不能獲得的。意外之財不要想發,天上不會掉下財富,地下也不會長出黃金,要靠我們的勤勞,靠我們的辛苦,靠我們的工作;一分耕耘,就會有一分收穫。如果想要人家的,表示自己貧窮;能夠給人,才表示自己富有。給人,也不一定給金銀財寶,譬如給人一個笑容,給人一句好話,給人一個服務、幫助,表示自己很富有,有能力幫助人。
因此,人人都可以做富有的人,如果每個人自己內心很富有,不貪圖、掠奪別人所有,而能夠喜捨,所謂捨得捨得,能捨就能得,那就是播種,還怕沒有收成嗎?所以要從自我的觀念上改變。
中國儒家講仁義道德,這個「仁」,要兩個人才能構成,二人為「仁」,只有一個人不能存在。因此,你心中要有人,我要有你,我對你好,這個才叫做「仁」。所以,仁慈、仁政、仁心、仁德,倒值得多多提倡。


于丹教授:您說到二人成「仁」,我就很感慨。現在大陸上,因為計畫生育是國策,所以從八○年後就出現了很多的獨生子。這些孩子從小是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撫養長大的,從小沒有兄弟姊妹,也沒有與人分擔的經驗,因此長大以後,最難處理的就是與人相處。因為從小所有的長輩都讓著他,所以他們就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有時候談戀愛也不能好好相處,可能這女孩子就會說:「我爸爸從來不像你這樣對我,他什麼都讓著我。」那男孩子就說:「我媽媽什麼都對我好,不像你這樣對我。」所以,他們談戀愛很容易就分手,即使結了婚也不穩定。現在中國獨生子女的數量愈來愈多,而且這批獨生子女目前都過了三十歲,也要做父母,然後再有下一代的獨生子女。在這種情況下,兩人關係的相處,更需要人心的自覺,大師能給他們什麼建議?


大師:這需要人間佛教給這些獨生子女教導。人間佛教重視「眾」,要和諧大眾,個人怎麼了不起都沒有用,重要的是給人接受。女人就算長得漂亮,可是沒有男人要,或者男人長得帥,可是女人都不睬,這沒有用的。在公司,老闆、同事都不接受你,光有才華也沒有用。因此這些獨生子女,如果要讓人家接受,自己一定要有禮貌,一定要勤勞,一定要善於和人相處,一定要能負責任,做事情一定要做好。平時做人要謙虛,為人設想,沒有人幫忙,自己要更加努力,做一個獨立的好人……與人相處,這些都很重要的。


于丹教授:關於謙虛,很多我的學生都曾經問過:求職的時候,如果過分謙虛、過分謙卑,別人認為你沒有能力,那就不能出人頭地,因此所有的人都會表現得非常自信。現在的廣告語都叫「我能」,什麼事情都說「我就是比別人優秀!」也就是說,如果總是謙卑的話,機會都不會是我的,這怎麼辦呢?


大師:謙卑不是無能,而是有能,好比稻穗成熟了就低頭,水果結實了就垂下來。人在學習的時候,有滿腹的文章、能量,一時的垂下是可以的;但用的時候,就不是這樣了,要禁得起時間考驗。我們做人謙虛、有德,久而久之,人家還是會尊重你的。


于丹教授:我一直覺得科技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讓我們的生活改善得很快,得到的更快,但另一方面,它也助長人的狂妄,以為很多的事情可以壓縮時間,可以速成、速得。現在報紙上各式各樣的招聘廣告,都是叫速成版,三天教你發財之道,七天讓你掌握一門學問,於是人們就認為很多事情不需要時間,可以很快就得到。特別是現在的傳媒,電視台有很多節目叫選秀,選秀就是你不需要辛苦的努力,可能你昨天還在做工,今天只要你會唱一首歌,哪怕只是一點獨特的技巧,一下子就成了明星。
所有的一切,從科技到傳媒,再到各種速成的教育,都讓人等不到果實成熟,垂下頭來的那個時光,在這種心態下,我們如何用自己的誠心,去對抗外在這麼強大的力量?


大師:于丹教授,你很會讀書,就知道速讀是很快記得,也很快忘記的;你得慢慢去理解,才會記得永久。現在的速食麵,快熱也快冷,不值得提倡。所以,做事情要穩紮穩打,才會天長地久。生命要禁得起寒霜雨雪,與天地大自然共存,也必須要奮鬥,僥倖是不能成功的。
現在的人,都覺得是社會辜負了他,實際上,他對社會有什麼貢獻?父母養育他,師長教育他,國家培養他,社會大眾愛護他,他對大眾有貢獻什麼嗎?自己要有慚愧心,慚愧自己有所不能、有所不會、有所不好,要自我奮發,要立志、要發心,要為國家、為社會、為人類貢獻,我想這樣子積極的人生比較重要。


于丹教授:大師您講到積極的人生,講到父母恩、國家恩,現在的小孩其實不太會想得到,因為獨生子女的壓力滿大的。現在的小孩不像我們過去那樣被拉拔長大,而是被供奉長大的。他們三、四歲就要上幼兒園,五、六歲要學鋼琴,七、八歲要學奧數,再大一點要學電腦……小孩心裡是有憤怒的。他會覺得,自己為什麼要替父母完成這許多心願?他不想有這麼多的負擔。所以現在的小孩,他成長的過程是很委屈的。他想像不到,我們那種艱難貧困的年代,父母將糧食省下來給子女吃,所以我們長大要報恩。
現在的孩子是吃得好、穿得好,但精神不自由,學習壓力大。他覺得自己讀了這麼多書,為什麼不給一個好職位,為什麼換不來好薪水,為什麼還要房貸?從小時候的憤怒,到成年的憤怒,他們一直都有這樣的抱怨。


大師:父母不應該要求子女一定要依照父母的意思去成龍成鳳,兒女有兒女的條件,要因材施教。要看是什麼材料,是做椅子的、是做柱子的、是做棟梁的,是什麼條件、什麼愛好,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出狀元,不一定非要兒女照著父母的模式,要讓子女自由發展,心甘情願地做自己想要的。
可以學習的東西很多。如你剛才講,今天是一個農夫,明天就成為一個歌星;今天是一個工人,明天就成了一個專家,這都是個案,再說個案也需要有很多因緣關係的成就。所以,我們今天要為國家貢獻,為社會做好人,為祖先家族光宗耀祖,自己要有道德觀念,起碼要有大眾,人情世故都要通達。這個世界不是我一個人的,我身邊有很多人,他們也共有這個世界,我一定要跟大家共有、共享、共存,這很重要。(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