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編列圖書經費救閱讀

 |2019.12.02
3431觀看次
字級

曾經高達一百家連鎖書店的金石堂,近年一家家的關門,目前只剩三十五家,令人感嘆,台灣人到底看不看書?買不買書?

面臨3C電子化產品和虛擬網路挑戰,文本式的書本難成為國人最愛,不僅大人人手一機緊盯著銀幕不放,小孩子也是拿著手機滑不停,以往在捷運或公車上,人們手拿書本閱讀的景象早就被手機所取代。

近日有外電報導,德國有一家歷史近一百八十年的書店依舊由一位九十七歲年老婦女持續經營,報導也指出德國最受青睞的耶誕禮物是書籍,有三成五的民眾會買書做為耶誕禮物。

反觀台灣把書籍當做禮物來致贈別人,少之又少;以往在中小學畢業禮物中尚會有學校或家長會致贈每位畢業生一本字典,如今也沒有這種氛圍了。

德國每個家庭的購書成本每月是五十歐元近台幣兩千元,台灣每人每月的閱讀平均量卻是不到兩本書,購買書籍更是每月平均不到一本,每年只有九本而已,每人每年的購書金額僅在一千三百元左右。

台灣每人每年購書成本比不上德國每月家庭購書費用,此種不愛買書不愛看書的社會風氣,書店怎能不一間一間關門呢?

不僅是民眾不愛買書,老是把提升學童閱讀能力掛在嘴邊的教育部和文化部,卻不見編列購買圖書經費的預算給學校。在此次總統和立委大選中,也不見哪位參選人特別提出增加圖書經費以提升閱讀能力做為政見。

李家同教授曾經提出中小學學生一人一年一百元的圖書經費由國家編列補助做為學校基本圖書經費,現在台灣中小學學生還不到三百萬人,一人一百元,一年總經費也不過三億元而己,這對學校的圖書館藏書有極大助益,同時由學生親自到書店去選購自己喜歡的圖書,自然就會帶動整個讀書風氣。

教育部有要求各大學需每年編列圖書經費做為學校評鑑指標之一,但對於地方中小學教育卻任由各縣市編列,也不做考評,地方縣市因經費有限也不太願意編列圖書經費,結果是由家長募集圖書,實在是很荒謬的教育政策。

選前各參選人大開選舉支票,一小段的高鐵延伸就要數百億,其他的各項津貼補助也是每人數千元、數萬元的開列,而只有小小的一人一百元的圖書經費卻無人重視,難怪台灣人閱讀能力逐年下降,當國家不願意編列固定經費補助學校購買圖書,怎能要求家長自掏腰包為孩子買書呢?

目前文化部看到台灣書店一間一間關閉,提出獨立書店或出版社的相關補助方案,但教育部若不能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喜歡閱讀,可以去書店選購圖書,知道每年出版現況,讓孩子們覺得逛書店比逛百貨公司還更有趣,可能書店就不會一間一間停止營業了。

救書店就要先救閱讀,救閱讀就要讓學生樂於看書買書,一年一人一百元,真的不多,但對我們出版業和書店卻可能是最大的助益,更是提升台灣閱讀能力的最佳方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