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31】隨堂開示錄 35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9心靈自救 3 - 3 《南都周刊》專訪

星雲大師 |2019.11.26
2936觀看次
字級
2010年3月16日,佛光山舉辦三皈五戒暨剃度典禮,由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中)等五大師主法。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9

心靈自救 3 - 3 

《南都周刊》專訪
時間:2011年4月12日
地點:香港佛光道場

提問十:佛教認為貪欲是煩惱的根源,然而在物欲橫流的社會,有什麼具體的方法處理紛擾的欲望?
大師:欲望有兩種,一種是「善法欲」,善的欲望很好。比方我要讀書,我要做好人,我要好的職業,我要為國家、社會貢獻,我要堅守道德,我要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這些都是好的欲望。欲望是一個動力,人不能沒有欲望,因此要擇善固執。
另一種是「染汙欲」,就是不好的、骯髒的欲望。例如:吃飯只要吃飽、淡泊就好,你偏要過分要求珍饈美味;住房子只要多少空間就好,你卻過分要求享受,造成浪費;踐踏別人,成就自己;不知貢獻,只想需索,這些欲望都不好。
對治欲望,我們要學習「給」,給人是富有,接受是貧窮。你說沒有錢,能給人什麼?可以給人一句好話,給人一個笑容,給人一點因緣。給人,不一定給錢,就如從事新聞媒體工作的朋友們,給予大眾正確的觀念,社會就能不斷進步。
另外,如不受金錢買動,非禮勿取;不說不實的言語,非禮勿言;不貪取不當的名位;不留戀不當的愛情,「君子愛人以德」,不能說別人愛你,你就不得不接受,尤其婚外情、破壞別人家庭,都不應該。不受金錢誘惑,不受愛情誘惑,不受名位誘惑,不畏威權勢力,都是自救的方式。
「五戒」是佛門的戒律,指的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生」,即不侵犯並尊重生命的自由;「不偷盜」,不侵犯並尊重別人財產的自由;「不邪淫」,不侵犯並尊重別人身體名節的自由;「不妄語」,不侵犯並尊重別人名譽的自由;「不飲酒」,這裡的「酒」,包括「不吸毒」,即不侵犯並尊重自他的智慧與安全。所謂「不依規矩,不成方圓」,戒律是自我管理的規則,也是非常具體的解決之道。
解決問題,就如修路一樣,如果這條路不好走,不能想「它本來就是這樣啊」、「沒辦法,它就是不好走」,而應該想「非要修一條高速公路不可」,這就是改變。人生必須不斷修正自己的觀念,尤其錯誤的觀念,不能一直錯誤下去,否則永遠不能進步。

提問十一:請問大師,您如何看待財富?
大師:錢財是給人用的,有錢是福氣,用錢是智慧。對於錢財,要「捨得」,能捨才能得。錢財如果放著不用,即使是黃金,也如同磚瓦一般。
如何善用財富?以淨財、善財為原則,以利益大眾為原則。財富不是個人的,而是大眾的,要用在該用的地方。財富就像拳頭,打人一拳,這個拳頭就是惡的;好心幫人搥背,這個拳頭就是善的,因此,善用財富,能造福社會,使用不當,則後果堪虞。
普遍社會都存在著貧富不均的問題,因此我提倡要縮短貧富距離,讓它能均衡。這時候除了「自救」,也需要「他救」。比方政府提供就業機會,讓人人有職業、人人有土地、人人有生財之道。世間無常,沒有人是定型的,貧窮的人不會永久貧窮,富貴的人也不會永久富貴,只要發心、勤勞、勇敢、不斷學習,總有無限的可能。夢窗國師曾說「知足第一富」,可見知足最重要。

提問十二:請問什麼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是您喊出的口號嗎?
大師:人間佛教,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人間佛教不是我的,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就是人間的佛陀。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度化眾生在人間,一切都以人間為主。只是佛教在傳播的過程中,慢慢走入山林、走進寺院、脫離社會、遠離人群,法久則生弊,因此,我們應該把佛教拉回人間來。

提問十三:我們如何獲得平靜、喜悅?
大師:要「自覺」,靠自己,做自己的貴人。

提問十四:請問大師,您認為世間上有神明存在嗎?
大師:過去有人說,人類是神明創造的,依我對宗教幾十年的了解,倒不一定是神明創造人,而是人創造神明。以中國民間的信仰來說,假如找不到公安幫忙,他會找土地公,因為他心中有土地公;打官司老是輸給別人,縣太爺不幫忙,他會拜城隍爺,因為他心中有城隍爺;讀書人會找文昌帝君,想結婚的人找月下老人,希望生小孩的人會找註生娘娘,可見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神明。
世間上有很多道理,在「有」和「無」之間,必須給予一個寬容的地帶,不必要一定說有,或一定說沒有,信則有,不信則無。
宗教信仰必定對人有正面的利益,可是信仰宗教必須慎重選擇。信仰最怕「邪信」,因為一旦信錯了邪教外道,就如一個人錯喝了毒藥,等到藥效發作,則生命危矣,所以「邪信」不如「不信」。「不信」則不如「迷信」,因為迷信只是因為不了解,但是至少他有善惡因果觀念,懂得去惡向善,不信的人,則如一個人不用大腦思考,不肯張開眼睛看世界,那麼永遠也沒有機會認識這個世界。
當然,信仰最終是以「正信」最好,能夠信仰於史有據、道德高尚、戒行清淨、正法圓滿、智慧超然的正信宗教,才能幫助我們昇華人格,解脫煩惱。(刊於《南都周刊》二○一一年第十六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