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隨堂開示錄─各類致詞 人間佛教走入人民生活 2-2

文/星雲大師 |2024.05.02
241觀看次
字級
佛陀紀念館不是佛光山獨有的,它是社會大眾的,是歷史、文化的,是公眾的。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我初到台灣,正值二十四、五歲的時候,替一位老法師編雜誌,他住在新北投的高山上,我要到萬華替他編雜誌,必須兩邊奔波。

發心立願 普門大開

有一天他跟我說:「我有一個會議要開,你要提早把雜誌送來,我要送人。」

當時雜誌印刷完成已經是晚上九點,我從萬華的大里街坐火車到台北車站,轉車到老北投,再轉公車到新北投。下車後,天空下起毛毛細雨,我怕雜誌淋溼,就用長衫把一百本的雜誌包起來。老法師住在山上的寺廟,要爬四百個坡台才能到達。我抵達時已經十一點多,他很歡喜地說:「你很負責。」我想,這是我的責任,沒有什麼了不起。

他又說:「這麼遲了,回台北也沒有車子,今天你不要回台北,就住在這裡吧!」他就叫寺裡的人給我一個房間住。但是第二天,一直到了十點鐘,都還沒有人來為我開門,因為他們從外面把我的房門給反鎖了。我想,他們也不是故意把我關閉起來的,畢竟我是外省人,自己要知趣,不要吵人家。

後來他們把門打開,說是忘記了。我想不是忘記,因為那是女眾比丘尼的寺廟,我們是年輕男眾,又是身分不明的外省人,所以把我鎖在裡面會比較安全一點,這也沒有錯。

後來我向老法師告辭下山。他說:「我今天請客,幫個忙吧!」於是我又開始幫忙擺桌子、擺筷子。台北的客人很難請,到了下午一點鐘才來了七、八個人。老法師辦兩桌素齋,我心裡想:「老法師陪四、五個人一桌,剩下的應該就是我來陪。」

當我要坐上桌時,他卻跟我講:「你這個孩子,怎麼在這裡吃飯,不到廚房去吃?」

我一聽,雖然我做過老師,甚至做過校長、做過住持,也是雜誌主編,但是在老法師前面我算什麼呢?他叫我到廚房去吃飯,我就去了。

走到廚房,裡頭好熱鬧,但那些信徒我都不認識,也不好意思走進去,就走旁邊的路下山了。那天,我中飯沒有吃,早飯沒有吃,昨天晚上沒有吃,昨天中午也沒有吃,因為趕著編雜誌,又沒有錢買一個麵包來吃,哪裡買得起?為了要省錢,買了麵包沒有錢坐車子更麻煩。

後來走下山,四百多個坡台,我是怎樣走的?只記得騰雲駕霧,每一個步伐,都好像走在棉花上,軟綿綿的,其他的根本就記不得了。

遇到這樣的事情,或許有的人會感到憤慨,討厭這個世間、社會,但我不會,因為父母給我一個很好的觀念,教育我凡事不能怪別人。我心裡就想:「雖然現在處於極度困難的階段,但有朝一日我有辦法了,要建一座寺院給人吃飯。」所以,我在台北建的第一座寺院就叫「普門寺」,後來的福山寺,也是因為要給人吃飯而建設。

還沒有福山寺以前,我到彰化都會在火車站前的一間小麵店吃麵,一碗才一塊五毛,我每次去吃都吃六、七碗,好吃又不貴,六、七碗頂多十塊錢,我就帶好多人去吃。每次經過,都看到有遊覽車停在那裡用餐,有時擠不進去就站在路邊吃。小店的生意很好,現在都變大樓了,東西還是很好吃。我很歡喜人發財,很歡喜人有辦法,凡是想到陽光,想到好處,這個人間就會很美、很好。

心中有佛 佛在心中

端午節快到了,各位都有家庭,我說一個關於端午節的故事。

有一位婆婆告訴年輕的小媳婦:「端午節到了,要包粽子。」現在的女孩子哪裡會包粽子?但婆婆的話又不能不聽。不得已,媳婦就開始忙著包、忙著煮粽子。忙了一天,粽子快煮好了,媳婦心裡很得意:「我這個做媳婦的,終於會包粽子了。」但是從廚房一走出來,就聽到婆婆正在打電話給嫁出去的女兒:「女兒啊!你現在有時間嗎?你弟媳婦包的粽子快煮熟了,快回來吃粽子啊!」

媳婦一聽,就說:「豈有此理!我辛苦包了一整天的粽子,你就叫你女兒回來吃?」一氣之下,圍裙一脫,「不幹了,回家!」

回到娘家,媽媽也在客廳裡打電話,看到自己的女兒回來,就說:「哎喲!你回來了,我正要打電話給你。」女兒問:「你打電話給我做什麼?」媽媽說:「要告訴你,你嫂嫂包的粽子快要煮熟了,叫你回來吃粽子啊!」他一聽,才了解原來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

其實,人生如戲,只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好。

剛才有來自浙江奉化縣的參訪團遇到我,我就告訴他們,我和奉化縣有一些因緣。蔣介石是奉化縣人,佛教的太虛大師也是奉化縣人,奉化縣的雪竇寺最近建了一座大佛,我替他題名「人間彌勒」。

彌勒佛的笑容天下第一名,彌勒佛的度量很大,度量大才能成就一切事情。彌勒佛什麼都沒有,就只有一個乾坤袋,宇宙世界都在他的乾坤袋裡面;他不要什麼,不要占有,所以就可以享有世間。比方說:你建大樓,我沒有,我在「亭仔腳」(騎樓)躲雨總可以吧;你買電視,我買不起,你坐在那裡看,我站在旁邊看,觀賞一下行吧!人只要看得開,日子就會很好過。

佛牙舍利 建館供奉

十幾年前,印度一位西藏的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託人告訴我,他有一顆佛牙舍利,因為自己年老了,沒有人可以交代,想要送給我,但不容易運送出來。後來因緣具足,從尼泊爾轉到泰國,吳伯雄、吳敦義先生等社會賢達都一起去迎請。

當時,泰國的僧王說了一句話:「佛牙很小,但他需要的地方很大。」時任台灣行政院長的蕭萬長先生也幫忙找地,但一直找不到適合的地方。後來在佛光山的隔壁有一間炸藥公司,有一天他們說不做了,想要把這塊地賣給佛光山,但是我哪裡買得起?所以就跟他說:「我不會要的。」他說:「你不要太可惜了,這塊地靠到佛光山,你應該要的,我願意等你來買,很便宜。」

但我還是買不起,佛教的緣分都是點點滴滴,聚沙成塔,你叫我一下子買多少公頃的土地,哪裡可能?可是,就有好的緣分來了,日月光集團的張姚宏影女士,也是浙江奉化縣人,以及南豐鋼鐵的潘孝銳、企業家曹仲植先生等人熱心把地買下來,佛陀紀念館就建在這裡了。

這個地方不是佛光山獨有的,它是社會大眾的,是歷史、文化的,是公眾的。在這裡,包括我都沒有辦公桌,也沒有一張床鋪,這裡的一切都是公共活動。甚至來到這裡,你要拜佛,可能連蒲團也沒有;你要燒香,可能都沒有香爐。那麼建這座佛陀紀念館做什麼呢?

我想,佛陀紀念館不是建來給人禮拜的,看起來它是一個表相的建築,實際上佛陀在我們的心裡,我心中有佛,佛就在我的心中。那麼你心中有佛,又怎麼不會好好愛惜自己呢?不能糟蹋自己的。

既然有緣分,現在有高速公路,從彰化到這裡,一個半小時左右就可以到達,你們可以來這裡辦活動,在行政資源上,我們無條件願意配合,歡迎大家都來使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