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憂花海的故事

文/張靜宜 |2019.10.29
3064觀看次
字級
農夫採滿一握花苞後,才投入後背的袋子裡。圖/張靜宜
六十石金針農的門牌上標記著祖居地。圖/張靜宜
白鹿颱風過後上赤柯山賞金針花,山上僅有少數大樹折損,山坡上花況甚佳,颱風剛過遊客不多,舒適地四處賞景。 圖/張靜宜

文/張靜宜

太麻里的橘色百合

白鹿颱風過後上赤柯山賞金針花,山上僅有少數大樹折損,山坡上花況甚佳,颱風剛過遊客不多,舒適地四處賞景。

能觀賞又能食用的金針花自古以來典故多,台灣的金針花故鄉也有許多故事。台東的太麻里、花蓮的六十石、赤柯山是東部幾個金針花種植地,五十幾年前這些山區可是人煙罕至的蠻荒之地,沒想到如今成了令人嚮往的世外桃源。

童年時,有一次老爸要到太麻里山上訪友,問我要不要看金針花,我從沒看過真的金針花(僅看過圖片)很高興答應了,隔天一大清早我們摸黑上山,微亮的天光裡,看見路邊的山頭已有許多花農來回穿梭,當時還沒有「留花補助」這項觀光政策,整個山上都是青黃相間的金針花苞,哪有什麼「金針花」。沿途只見忙碌的「採花人」,他們左右開弓,兩隻手忙得不得了,採滿一握花苞後,才投入後背的袋子裡,安靜的山巔除了鳥叫聲,就是「嘀噠、嘀噠」採折花苞的聲音。

曙光初露,幾朵零星的「橘色百合」綻放,花瓣上的露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霞光、藍天加上耀目的橙紅色花朵,真是美極了!這些花兒有些是避過花農眼睛的「漏網之魚」,有些是被花農放棄的「老花」,記得當時賞花,有個深刻的印象就是陽光露臉之後,滿山嗡嗡的蜜蜂聲響,不絕於耳。這些蜜蜂很可憐,牠們找不到花兒可採,因為欲開的花朵已被花農收走。

摸黑上山只看到零星的花朵真是感到失望,山上的阿伯知道了,特別送我一枝掛滿花苞的金針花桿,他說金針花開一天就謝了,我開心的收下一朵花僅一天壽命的橘色百合!只是當時不太理解他們為什麼要這麼辛苦的把金針種在高山上,更不了解原本住在嘉義的阿伯,怎麼跑到台東來種金針了?

富里六十石的明媚山城

真的看到大片金針花海,是地方推動金針花季觀光後的事了。

初次上花蓮六十石,喜見大片的金黃燦爛、連綿花海,金針花從山巔漫延到山谷,站在坡上鳥瞰山上的聚落和遠處的花東縱谷,真有人間仙境之感,台灣難得有這麼浪漫的山城景致,難怪被稱為「小瑞士」。金針花收成的季節在夏天,七、八月後金針山開始熱鬧起來,昔日山上簡便的工寮,現在因為觀光盛行的關係,有的發展成商店,有的兼作民宿。「六十石」位於花蓮富里鄉的竹田村,但是山上住戶門牌的編號和一般市區郵編不太一樣,上頭多了個「雲閩」二字,問了花農才知,他們是島內移民,「雲閩」是標記他們的祖居地在「雲林」。

一九五九年的八七水災重創台灣中南部,家園變色復原困難,加上後來政府鼓勵移居東部開墾,一九六○年代初許多災民陸續移居東部,那場大遷徙裡嘉義地區的居民多數上台東太麻里山區或花蓮玉里赤柯山墾植、雲林縣的閩籍居民則落腳於花蓮富里,原本在平地務農的農夫,上了山巔還是維持本業,只不過山上已不適合種稻,農作陸續改成適應山區氣候的作物,原本種植在大阿里山地區的金針花便跟著遷移到東部,而居民開墾金針田時挖掉的老茶樹,則意外地移植到大阿里山地區。這場水災不僅讓人口移動,也間接促成山區農作物的開疆拓土。

玉里赤柯山休閒農業

位於花蓮玉里的赤柯山,海拔九百公尺,是幾座金針山裡海拔較高的種植地。西部移民剛上山來沒水沒電,僅能克難地以茅草、竹子、筆筒樹搭蓋房子。有一位客家籍的花農說,每日天光未亮就得開始工作,砍竹林、除草、施肥、抓蟲、築護坡堤……山上的工作永遠做不完;而為了搭建更堅固的屋舍,還得從山下搬運更多建材,山路狹小只能用機車慢慢的載上山,後來連電視機、瓦斯桶也是利用摩托車克難的搬運上來。

現在許多觀光客很羨慕他們住在這麼漂亮的山上,殊不知這些都是他們花了許多汗水、勞力換來的,只是沒想到當年僅供食用的花苞,現在也被當成觀賞植物!

金針花為百合科植物,無論單朵或一大束都很耐看,這種不到一日就凋萎的花朵,花店大概不敢進貨;倒是山上多處餐廳都很豪邁的插上一大把,這麼奢侈的視覺享受,只有金針山才能見到。

赤柯山位於觀音鄉,原本移民耆老以「赤科」為地名,後來經過考證,證實這座山頭日治時期為赤柯樹產地,遂更名為「赤柯山」。赤柯樹又名森氏櫟,是製作槍托的材料,山林墾殖時被砍掉不少,赤柯山原本也有許多高大的梧桐樹,也因墾殖的關係了都消失了。

這幾座金針山現已被定位為休閒農業,旺季時農夫和觀光客四處穿梭,山上除了生產金針花之外,農間作物多樣,例如:茶葉、洛神花、油菊、香菇、茶葉、柚子、柿子,還有野生獼猴桃等。

金針山是西部災民來到東部墾殖的新天地,原本種植稻米的農民改種金針花,雖稱為「花農」,但採收的花苞卻是拿去當作食材用,一直到發展觀光後才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花農」。現在每到花季,民眾像蜂蝶般湧上山頭,在盛放的花叢裡穿梭留影,流連忘憂花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