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途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2019.06.09
2890觀看次
字級
覺禹法師 圖/人間社
知宏法師 圖/人間社
曾玉芬居士 圖/人間社
李迎盈居士 圖/人間社
廖淑玲居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佛光山福慧共修會法寶講座六月二日於佛光山法寶堂舉行,主題「前途」。由嘉義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主持,與談人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碩士知宏法師、南華大學通識中心講師曾玉芬、澳洲拉籌伯大學生化博士李迎盈,嘉義市新富里里長廖淑玲等,分享寶貴的生命經驗,共同點出「人生的前途,在於創造生命的價值。」

覺禹法師表示,每個人都希望前途能一片光明,能組織好的家庭,開創幸福的人生。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幸福百法》裡談及「前途」,其中有〈一步一腳印〉、〈吃苦當作吃補〉、〈走出去〉、〈活出希望〉、〈要走正路〉等五篇小品,精闢闡述前途的意義。

前途是「一步一腳印」開創出來,過程難免辛苦,能把「吃苦當成吃補」,能吃苦,表示對人生有期待、有希望、有活力。現代父母最怕兒女是「啃老族」,要有前途,就要積極「走出去」,向前就有路。每天活在希望、光明當中,必須要「走正路」。

「醫生說我的生命只剩半年,我是死無去(台語)」,曾玉芬表示,在加拿大念書期間,因重病未能完成學業而回台灣,當了三年清潔工;後經同學介紹,四十歲時就讀南華大學生死所,兼修教育學程,成為南華大學講師。他珍惜因緣,把教書當成志業,十年來用心陪伴外籍學生,敦親睦鄰,服務偏鄉。

曾當過張老師、彰化監獄個輔老師,曾玉芬經常思惟「一生有多長?我的前途在哪裡?」他認為,前途在「賢明主管、實力能幹、勤勞發心、善因好緣」裡,走出去,服務民眾。走出人生的道路,用慈悲、善良的腳印做義工,給人快樂,拔人痛苦。他深刻體會,「想獲得快樂,就好好幫助別人」。

廖淑玲闡述他對前途的定義,「就是幸福生活的樣貌,有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身為里長的他,在二十多年服務里民過程中,看盡人生無常;為撫平內心的不安,增加正能量,開始接觸佛法。

在國際佛光會嘉太分會的邀請下認識佛光山,他肯定佛光人舉辦各種活動,如讀書會、浴佛與分享臘八粥,里民深刻感受到社區的關懷與愛,協助營造幸福的社區。期許社區是一個有信仰,充滿佛法的環境,生活落實佛光人的工作信條,帶給民眾信心與歡喜。

知宏法師生長在佛光家庭,三歲皈依三寶,自幼隨父母親近大慈佛社,參加兒童夏令營、佛學班等活動;到英國取得博物館碩士學位畢業後,曾在英國、台灣博物館服務。他表示,自己很幸運,有父母傳承信仰,感受到佛陀庇蔭。看著道場法師與佛光爸媽年齡漸長,寺院青年人數漸少,還有這麼多人迷惘,讓他不斷思考「我能為佛教做些什麼?」

為讓更多青年親近佛門,為學習更多的善巧與方便,知宏法師進入佛光山叢林學院。有一回,他向大師提問「我如何為佛教貢獻?如何傳承法脈?」大師答覆:「發心就有願、發心就有力,發心就有大眾成就你……」大師一席話,讓他決定出家弘法。「選官不如選佛」,他發願透過專業把佛法傳遞出去,匯聚萬種人,成就萬種事。

李迎盈博士班畢業後,在世界著名癌症研究所從事博士後工作,也曾在生化研發公司服務。他用心思考自己的人生與價值「不應只是為了滿足家人需要或迎合誰的想法」,選讀博士是為了拯救全人類,但科研後發現醫學有它的極限;研讀經典後發現佛陀是大醫王,令他眼睛為之一亮,對學佛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朋友介紹下到澳洲南天寺皈依,經法師開導,解答他對生命的疑惑,更決心深入佛法。

當他決定放棄優渥的待遇,遠離舒適圈,選擇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竟被親友取笑「腦子出問題」、「是不是生活遇上挫折,逃避到山上?」幸運的是,母親支持他跟隨星雲大師學佛。大師一句「讀博士沒有用,會幫助人才有用」,激勵他更謙卑學習做人處事,與人結緣,堅定學佛、行佛的信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