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重逢】愛在雨豆樹的城市

文/歐銀釧 |2018.11.16
3712觀看次
字級
仰光金碧輝煌的大金寺。 圖/歐銀釧
穿著傳統服飾的緬甸留台同學總會總會長尹開泰。 圖/歐銀釧
緬甸少女在臥佛前祈福。 圖/歐銀釧
在仰光的孔聖國際學院交流 。右二起仰光孔聖國際學院 教務主任尹慧敏、校長冷耀 東、總會長尹開泰與本文作 者歐銀釧。圖/歐銀釧

文/歐銀釧

雨季,我們來到緬甸的舊都仰光。

這是雨豆樹的城市,一路上看見許多樹身最高、樹幹最大的雨豆樹。

市區裡車輛很多,塞車。仰光,男人女人大都穿著長筒裙,緬甸留台總會長尹開泰說,傳統緬甸服飾,男的所著筒裙稱為「籠基」(Longyi);女的則稱作「特敏」(tamane)。

「已落了好一陣子的雨,今天難得有陽光。」穿過市區,車水馬龍。尹開泰說。

男子穿著長筒裙,有著古典的優雅,女子穿起來則是搖曳生姿。

男男女女著長裙,走在種植著雨豆樹的仰光。時間因著這樣的人文風景,似乎慢了下來,是一種緩緩的雅致。

仰光,位於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緬甸最大都會,人口七百多萬,曾經是世界三大米市之一。二○○六年,緬甸遷都奈比都之前,它一直是緬甸的首都。

緬甸與台灣時區相差一個半小時。我調整手表,打開我的緬甸時間。

轉個彎,尹開泰帶我們到附屬於寺廟的明德學校。喧囂遠離,林木花草間,廟宇莊嚴,課室裡有書香。我們與學校老師談起華文教育。這兒的學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些人嘗試寫詩。中午,我們在寺廟的餐廳裡用餐,一幅掛在牆壁上的書法,大大的一個「福」字,是明德學校校長穆立瑞的墨寶。這個字不但點出華校師生的心曲,也為一桌素食說出好滋味。

為了符合政府規定,現在絕大多數緬甸華語文的學堂都冠上「佛經學校」字樣,附屬於廟宇寺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午後,仰光落雨,我們驅車前往緬甸留台總會辦理的「孔聖國際學院」。細雨綿綿。穿著長裙的緬甸人撐傘走在雨中,透露著古老的神祕。還是塞車。仰光因著近年的發展,經濟快速往前,汽車為主的交通工具卻常常塞在路上。

過往封閉的時光好像才漸漸醒來。快與慢同時存在。

高大的雨豆樹像一把大傘,挺立於天空下。綠樹成蔭。有些攤販在樹下販售水果和小吃。我們在古老夾雜現代的建築之間穿梭,在林蔭間喝新鮮的椰子汁。

來到「孔聖國際學院」,沿著階梯,拾級而上。牆壁上貼有一張張學子以毛筆畫的國畫,以及詩詞。階梯因此古色古香,引人留步。

進入教室。校長冷耀東和教務主任尹慧敏與我們談起仰光的華教。校長畢業於台南成功大學,尹慧敏畢業於中山醫學大學,兩人對台灣有著很深的情感。正巧國立金門大學來的瓊勻及貞儀兩位同學在此實習教學。這一日,她們教唐朝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仰光學子聽得津津有味。

緬甸留台同學總會是由曾到台灣念書,而後學成歸國的青壯年華裔子弟組成。他們充滿熱情和理想,以服務、團結、文化、公益為宗旨,傳承文化。總會長尹開泰帶著許多「留台人」,努力把華文傳遞給新生代。

尹開泰希望大家愛緬甸,獻身社會,「以感謝這塊養育了我們的土地。」他對改革開放中的緬甸充滿信心,他認為資源豐富的緬甸,如果全民團結,投身建國行列,不但可以追上、甚至可以超越東盟一些鄰國。

三百年前,尹開泰的祖先從雲南騰衝移居緬甸。小時候他在緬甸中部的曼德勒讀書。那是位於伊洛瓦底江畔的城市。他還記得曾祖父曾騎大象到皇宮。

記憶的河流蜿蜒,往日的風聲拂過。尹開泰想起十六歲時,帶著照相機往邊界走,回雲南。彼時是顛沛流離的年代,「一葉扁舟偷渡過邊界,帶了七天的路條……」那是一九八五年的事了,如今回憶起來,歷歷在目。

「傍晚,我沿著田埂旁的路,往前走,一個人。沿路問著農人……」他回到騰衝老家,隔天拜訪每個親戚。談起青春時期的冒險,記憶深刻。他的母親於五十多年前就在騰衝益群中學就讀,其後也教過很多學生,引導雲南學子研習國文、音樂、書法。

一九九六年緬甸留台同學總會成立,屬下各分會會員總數超過二千人。在軍管時期的一九九八年曾被迫休會,中斷了十五年,直到二○一三年才復會。尹開泰於二○一六年接下總會長重擔,推動華文,鼓勵學生到台灣留學。

「教育影響家庭和社會。」尹開泰說。他有四個姊姊一個弟弟。

母親的教育對他有著深遠影響。「家母曾說:做任何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最重要。」

五十歲的尹開泰早年在台北讀台北商專、台北科技大學。他到台灣不只求學,還學了刻印、書法、攝影。至今,他常想起國文老師教導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他隨口朗讀,青春讀書的台灣時光,立即返來。

緬甸留台人曾募款為伊洛瓦底省瓦克碼縣的孩子們捐贈嶄新的希望小學,也參與臘戌邊區華校校舍的重建,並救助布固省敏拉縣莫紐水災……為了建設更多的希望小學,幫助更多的孤兒院和老人院,並救援有急難救助需求的弱勢群體,緬甸留台同學總會也舉辦慈善園遊會暨商品展,籌募資源,從事公益。

「盼望大家一起合力推動緬甸華文。」這是尹開泰的願望。高壯的他,穿著修長的籠基,搭配白色上衣,溫文儒雅。談起未來計畫,他精神抖擻的說,將和留台人繼續努力深耕文化教育,結合力量救災、行善,深入貧困區建校舍。

他目光炯炯,望著天空。

天空落雨。大金寺閃閃發光。彷彿聽見尹開泰的祈求。

我們在緬甸仰光最大的臥佛寺前祈福。臥佛的目光關注著我們,那是慈悲與愛的眼神,賜下無限的祝福。我們走訪緬甸最大的大金寺,在無數的祈願裡行走。僧侶緩緩行過。誦經聲傳來。有些人雙手合十向佛祖祈求,有些人靜坐佛像前。

香花飄香。雨落在雨豆樹上。我們已經忘記時間。只記得這是緬甸仰光,尹開泰和許多華人正在努力把華文傳下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