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母語和英語教學

 |2018.10.06
1449觀看次
字級

母語和英語教學成為爭議話題。一因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主張「母語在家裡學,檢定通過發獎金」,被批評為要消滅母語。行政院長賴清德也宣示過要讓台灣成為雙語國家,教育部正研議增加國小英語授課時數,以全英語教授英語課,並以雙語教授數理課,向雙語國家目標邁進。

英語問題討論多年,一向的檢討都認為英語教育失敗,從國高中到大學都有英語課,大學畢業卻一句英語都說得不完整,碰到老外更是開不了口。普遍認為英語只是為了升學需要,死背文法卻不實用,而坊間的英語補習班卻遍地開花。經過幾年的檢討後,強化英語教學,從小學開始扎根,也改變教學內容,但改善有限。看到他國如新加坡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雙語成效,現在又說要實現雙語國家目標。

母語問題更嚴重,母語是自己民族的語言,卻因為環境和政策的影響而逐漸消失。在台灣,許多原住民語言甚至客家語都有逐漸沒落的趨勢,因為早年實施國語政策,打壓母語,國語一枝獨秀;因為家庭結構和社會環境改變,父母在家中多不和子女說母語,而以國語溝通,導致部分母語逐漸式微。

英語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向來受到重視,但是成效不彰,顯然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有問題。母語沒有政策支持,式微是必然的趨勢。但是母語有數十種,學校教育很難全面授課,母語的環境主要在家庭和族群之間,像香港就是講廣東話,也無需政府的政策,在環境下自然就成為主要語言,如同閩南語成為台灣主要的方言一樣。

民進黨執政後,特別強調母語教學,固然是有鑑於母語的式微,但心理上是不喜歡國語獨霸的局面,刻意提升母語的地位,立意不錯,但問題同樣出現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學童在學校學了後只能像英語一樣,說個三言兩語。其實,不管是英語還是母語,如果有一個讓他從小就有可以說的環境,自然就流利。小孩學習能力強,三五種不同的語言,只要每天說,每一種都流利。現在很多小孩跟著祖父母隔代教養,母語都能說。有些移民美國社會的孩子,英語反而比國語流利。學習語言,環境最重要。

母語教學只能當作輔助,政策上當然要重視,核心還是在家庭,家長如果沒有意識到母語的重要,不和孩子說母語,孩子當然不會講。政府可以採取在課堂上輔助教學,以鼓勵家中說母言,以檢定獎勵辦法,讓各母語不至消失。

雙語國家不如想像的容易,新加坡是以英語為官方語言,教學、官式互動、公文書的往來都是英語,台灣可能把中文的官式語文一改為英文嗎?雙語國家的目標不是這麼容易達到的,而且也必然會失去原先母語的樣貌。新加坡人的閩南語夾雜著英語,聽起來就很不一樣。台灣要成為怎樣的雙語國家?第二外國語言只能強化,不能鳩占鵲巢。

母語和英語正是中西文化衝擊下的現象,政府不能坐視,又不宜管太多。母語的消逝必須挽救,英語的國際化是趨勢,有需求的人自己會想辦法;只是教學方式需要改進。文化自有他的出路,只能隨著時事潮流順勢而為,說不定哪天中文成為國際語言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