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打破果賤傷農惡性循環

 |2018.06.04
1978觀看次
字級

今年雨水少,且天氣炎熱,農作物增長快,各類水果產量大增。香蕉一公斤從去年一百一十元崩跌,最低殺至一元,令果農欲哭無淚。

在極端氣候下,未來這類果賤傷農的事件恐更加頻繁。農政單位應與農民共同合作,利用新科技管控產能,並強化水果加工品之研製,延長保存期限,避免類似事件落入惡性循環。

最近南台灣香蕉收購價格每公斤跌落到一元,為十年來跌最慘的一次。嘉義縣果農望著香蕉園裡二、三十公斤的香蕉苦笑說,這一串香蕉可能賣不到三十元,辛苦了這麼久,完全不敷成本。

對此,農糧署官員反駁,香蕉產地價格每公斤六元是夏季正常價格,卻被農民批麻木不仁。顯然官員對水果價崩警覺不足,也欠缺了解。

除了香蕉,鳳梨、荔枝也到了盛產期,產量大增的結果,價格也大跌。近年佛光山舉辦國際水果節,協助果農銷售玉荷包,今年就為果農們銷售五十萬斤玉荷包。國內許多大企業,員工人數有數萬人,可以在水果產量過剩時發揮企業團購力量,直接向產地果農採購,讓員工吃到物美價廉的水果,也幫助農民。

氣候暖化導致極端氣候頻仍,夏季高溫酷熱、冬季低溫嚴寒,或者雨季不來,導致乾旱;農民可能因農作物產量大增,價格崩跌而血本無歸;也可能因長期乾旱,農作物無法收成,一切辛勞都化為烏有。

氣候暖化導致水果產量大增,如果全球主要國家無法合作共同對抗氣候暖化,企業、農民與一般大眾不積極減碳,推動低碳綠色經濟,暖化的問題恐怕只會更嚴重。

農民們對於如何減緩氣候暖化,可能認知有限,農政相關單位應定期安排有關氣候變遷與減緩暖化的相關課程,讓年輕的農友們有新的認知,進而改變傳統農法,提升用水的效率。

農民把不滿與無奈怪罪到政府頭上,政府官員應將心比心,主動走出冷氣房,下鄉到產地關心,了解問題的嚴重性,提出具體改善方案。

可以預料,未來這類事件發生頻率會增加,農民必須學習利用科技搭配天氣變化來改善種植的方式,或改以溫室種植農作物,學習以電腦控制室內溫、濕度,利用新科技減少用水量,避免使用農藥,同時可以提升產量。

在供需方面,每次農作物產量大增,總是導致價格崩盤,農政單位應輔導各地農會或成立專屬網站平台,協助農民將水果、農產品加工,製作果乾或其他加工品,開創品牌,透過農會、農友商店或超商、風景區或機場商店等通路銷售,更可以外銷,為農民開拓新市場,增加收益,去化過剩的農產品。

台灣在農產品加工方面有進步的技術,沒有理由讓過剩水果、農產品任其腐壞或丟進田裡耕鋤當肥料。

農政單位應儘快成立平台,在產量過剩時,直接媒合有加工技術者快速取得這些農產品,加工後出口外銷;透過科技的力量幫農民們把產品加值,別讓果賤傷農的悲劇一再循環發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