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少數民族 要讓咖啡飄香國際

 |2018.05.23
4000觀看次
字級
越南少數民族嘗試種植品質更佳的咖啡豆。 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越南少數民族正嘗試種植品質更佳的有機咖啡豆,擦亮越南咖啡的招牌。他們表示,越南坐擁全球第二大咖啡生產國的名聲,賣的可不只有即溶咖啡。

羅蘭.梁歌(譯音,Rolan Co Lieng)緩緩穿梭溫室,檢查放在網帳中乾燥數月的焦糖黃咖啡豆。她抓起一把聞了聞味道,這些豆子很快會經過研磨、烘焙,然後賣到越南、日本和德國。

《德國之聲》報導,羅蘭來自哥霍族(K'Ho)傳統的小規模咖啡農家,這個族群百年來都住在大叻浪平山的山腳下。羅蘭的父母種咖啡樹,她的祖父母也是,他們一九二○年代初期從法國人手上拿到阿拉比卡咖啡的種子。

羅蘭很小的時候就愛上咖啡,她告訴《德國之聲》:「從小到大,我爸媽每天早上四時上教堂前都會來杯咖啡。那股又甜又濃郁的香氣讓我相當著迷。他們出門後,我總會聞聞杯子,試著用手指沾點咖啡品嘗。」

全球第2大產國

時至今日,她將對咖啡的熱情轉成工作。她與哥霍社區民眾一起建立合作社,試圖扭轉越南咖啡名聲,也捍衛社區傳統。

越南是全球第二大咖啡生產國,僅次於巴西。但咖啡愛好人士常常看不上或甚至沒聽過越南咖啡。國際咖啡組織首席經濟學者蘇迪爾士(Denis Seudieu)解釋,這是因為越南生產的咖啡有百分之九十五是羅巴斯塔咖啡豆,這種咖啡豆比阿拉比卡咖啡豆更易種植,但咖啡因含量偏高,口感也偏苦,所以被認為略遜一籌。

蘇迪爾士表示:「市場和消費者偏愛阿拉比卡豆的風味與口感,因此羅巴斯塔豆常常變成即溶咖啡。就行銷而言,告訴大家你的咖啡用的是羅巴斯塔豆不會產生正面形象,所以沒有很多越南咖啡的廣告。」

一九九○年代,越南農民種咖啡豆的利潤相當微薄,因為政府以單一價格收購所有咖啡豆,這種情況一直到私有市場開放後才改變。

哥霍社區過去混種兩種咖啡豆,但為了讓世界更認識越南咖啡並增加獲利,現在他們只種阿拉比卡豆。浪平山提供肥沃土壤種植阿拉比卡豆,而在高海拔種的阿拉比卡豆品質更佳。

羅蘭表示,他們用有機方式種植,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而是灑廚餘加工的堆肥。他們也在咖啡樹之間種許多不同植物,提供遮蔭和更多氧氣。

有機豆外銷搶市

哥霍社區將這些有機咖啡豆外銷,但也會自己烘焙,這在越南咖啡農相當罕見。一般咖啡農直接將未加工的豆子賣給大廠商製成即溶咖啡。

哥霍社區合作社二○一二年建立,協助六十多戶家庭銷售咖啡並促進觀光。所有獲利都投資在村內,成功將過去跑到城市工作的人留在社區工作。部分越南咖啡業者改賣哥霍社區的咖啡豆,並表示,哥霍社區帶領越南咖啡邁出成功的一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