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以「自性」為諸宗教的共同基礎

黃光國 |2018.05.18
2380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黃光國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執筆人:黃光國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四月二十六至三十日,「亞太地區道德教育會議」在「高雄連潭國際會館」召開,並以「價值衝突與共同基礎:各種文化及宗教傳統的不同觀點」作為主題,舉辦了一場圓桌會議。主辦單位分別邀請英國的Prof. Brain Gates從基督教、成中英教授從儒家、沈清松教授從道家,並要求我從佛家的觀點,討論此一議題。

一九九三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以「普世倫理計畫」為主題,邀請世界各國代表不同文化及宗教的一群哲學家,召開一次會議,並發表一份「全球人類責任宣言」,認為所有人類必須遵守的「全球倫理」(Global Ethics)包含下列四項斷言律令(Küng & Kuschel 1993)不可殺人!不可偷竊!不可撒謊!不可邪淫!

在開會之前,Prof. Gates非常周到,特別將這份「全球倫理」寄給每一位引言人。然而,即使一個人都同意並願意遵守這些「全球倫理」,人類是否就能避免「價值衝突」呢?其實未必盡然。我們不可忽略的是:世界上一神教大多還有一項重要的斷言律令:「不可崇拜偶像!」如果信仰不同一神教的某些信徒堅持:「我信的是真神,你崇拜的是偶像」,他們如何可能和平相處?

在我即將出版的《內聖與外王:儒家思想的開展與完成》—書中(黃光國,出版中),我曾經建構出一個「自性的心理動力模型」(Hwang, in press),並用它重新解釋榮格的心理學。

「自性」一詞,中國禪宗最先提出並廣為流傳。《六祖壇經》記載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西元六三八至七一三年)開悟及傳法的故事,由惠能門人法海編集。其內容是許多弟子分別記錄而成,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根據《壇經》的記載,當五祖弘忍大師決定以惠能作為衣鉢傳人之後,三更半夜為他說《金剛經》。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當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逐向弘忍稟告: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俱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惠能開悟後,領得衣鉢,五祖送他到九江驛,祖令上船,惠能隨即把艫自遙。

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說:「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明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自性自度」這四個字,為未來的漢傳佛教訂定下了最重要的發展方向。禪宗在唐代出現之後,在它影響之下,「自性」成為宋明時期儒者討論的主要核心議題。

宋明理學家曾經對它作過深入的討論。弔詭的是,由於這些文化傳統都致力於追求「內在超越」的境界,它們很難建構出屬於客觀知識的理論模型,來說明它們所終於關懷的「自性」。在本書中,我很仔細地說明我如何以追求「外在超越」的「科學哲學」建構「自性的心理動力模型」,然後利用它來說明禪宗所追求的「自性」,以及漢傳佛教在「儒佛會通」之後所追求的「至善」。

在我看來,東方宗教中「儒、釋、道」三教所追求的「自性」才是諸宗教共同基礎。當每一種宗教都以「修心養性」的方式,努力追求大家共同追求的「至善」時,不同宗教及文化群體間的衝突才可能降到最低,才有可能為人類帶來真正的和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