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泰國啟示錄

 |2018.03.27
1560觀看次
字級

為振興經濟,泰國政府提出4.0經改藍圖,促進經濟轉型。泰國年輕人到海外就業,淪為泰勞,國內卻出現嚴重的人才短缺,阻礙外資進駐。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泰國一度淪為東亞病夫,泰國要再度起飛,必須先解決人才短缺問題。

近年來泰國發生多次政變,加上世紀大洪水,淹沒許多工廠,導致經濟發展遲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二○一四年政變後取得政權的軍政府,為拉攏企業與民心,於二○一六年提出泰國4.0計畫,加強海陸空各項基礎建設,開發東部走廊經濟特區,強化數位科技,要讓泰國從農業(泰國1.0)、輕工業(泰國2.0)、重工業(泰國3.0)轉型至資通經濟(泰國4.0),並砸下數百億美元,讓泰國成為東南亞的經濟引擎。

為吸引外資進駐「東部經濟走廊」(EEC),泰國政府提供充分的土地,可以承租五十年,必要時得延長四十九年,總計九十九年;在租稅方面,企業營所稅可獲得最高十五年減免;專業經理人所得稅為百分之十七,相較於泰國納稅人最高稅率為百分之三十五不及半數。泰國政府提供的優惠前所未有,目前已吸引逾二百家來自中國大陸的企業進駐東部經濟走廊工業區,台商腳步則較緩慢。

泰國近五年經濟成長率徘徊在百分之三上下,外人投資低迷,遠遠落後鄰近國家,除了政治不穩定,貪汙腐敗嚴重,更有缺工問題困擾企業。據統計泰國的技術工人占全國勞動力的百分之十四,遠低於鄰近的新加坡、歐洲的瑞典或德國,這些先進國家的技術工人占全體勞動力的五成。泰國技術工人與中階經理人嚴重不足,主要因為教育體系僵化,無法配合產業的需求。

泰國是台灣第十一大出口國,為新南向重點國家。泰國面臨缺工與人才不足,台灣各大學則因為少子化面臨招生不足,台灣在技職、管理方面的教育水平比泰國高,如果能夠吸引泰國年輕人來台留學,一方面可快速協助泰國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人才,另方面協助台商培養未來生力軍,同時有助台灣的大學開拓國際學生。我駐泰代表處看到問題,積極建立平台,媒合各方需求,算是教育軟實力的延伸。

在泰國朋友心目中,台灣的科技與研發水平遠超過泰國,是值得學習的好榜樣。儘管雙方缺乏正式邦交,在朋友有需求時,台灣伸出友誼的手,不論教育、農業、機械、科技、旅遊或投資方面,雙方可以建立互惠互助的緊密關係,這樣的友誼可以更長久,這也是新南向的機會點。

看看泰國,想想台灣。近年來台灣經濟成長動能不足,經常為保一保二擔憂;由於藍綠惡鬥,朝野紛爭不斷,激烈抗爭阻礙改革的腳步,令經濟發展延宕;企業界抱怨缺水電、土地、人才,情況沒有比泰國好到那裡。台灣如果繼續內鬥、內耗,毫無危機感,最後恐怕會淪落到比泰國還不如的窘境。泰國對台灣,有如一面照妖鏡,台灣應引以為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