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環保署應以環保為職志

 |2018.02.03
824觀看次
字級

上周環保署對高屏及雲嘉南空品區發布連續三天達到「橘色警戒(對敏感族群不健康)」,局部時段可能達到紅色警示。同時媒體報導高屏外海的小琉球,是海島且沒工廠、人口少、島內還推動電動機車,只因為沒有監測站,一直以為空氣品質良好,其實平日就是霧霾一片,經實地觀測才意外發現是全台「最紅」的地區,屬於「無辜受害」的空汙重災區,島上的汙染全來自「境外」,也就是高雄重工業區所傳過來的「遺毒」。

環保署審查位於北海岸的「深澳燃煤發電廠更新擴建計畫」的第三次環差會議,最後做出「通過」、「重做環評」的兩案並陳建議,把難題留給環評大會,但許多人已經開始為人口密集的基隆、台北和新北市的空氣品質感到憂慮。

兩則新聞對照之下,可見環保署的角色極為尷尬。

目前全台只有七十七個空氣品質監測站,依照環保署計畫在四年內於全台裝設一萬零二百個微型空品監測感測器,即可知目前空氣品質的數據根本失真,實際的品質比呈現的要惡劣很多。中南部設有觀測站的顯示空氣品質已經夠差,大多數沒設觀測站(被稱為「空汙孤島」)的空氣品質可能更差。亦即民眾觀察到的霧濛濛狀況,是千真萬確的空汙嚴重,反而是環保署的資料難以令人信任。

令人難以接受的是,中南部的空汙已經很嚴重,環保署除了提出一些長期到「遙不可及」的減汙計畫外,不但拿不出短期具體有效的對策,來消除中南部民眾的怨懟,竟打算容許經濟部在北部興建燃煤電廠,似乎已經棄守環保的身分和立場。

該燃煤電廠要到二○二五年才開始運轉,而現階段的台灣燃煤機組發電量已經提高到百分四十五左右,顯然和二○二五年非核減媒,天然氣要占百分之五十、燃煤百分之三十、再生能源百分之二十的政策自相矛盾。更何況蓋一個二○二五年才會運轉的深澳燃煤電廠,如何因應立即出現的缺電危機。

深澳燃煤電廠在運轉四十七年後已在二○○七年除役。十年前原址規畫改建成超臨界壓力燃煤機組,即因當地漁民強力反對,卸煤碼頭工程和電廠重建停擺。

此次重啟燃煤電廠計畫雖把機組改為汙染較低的「超超臨界」,裝置容量降為六十萬瓩,但仍然是空汙最嚴重的火力發電,而環差案是和十年前的舊燃煤發電計畫比較,不是和更乾淨的能源比較,排放的硫氧化物是燃氣的一百三十八倍,粒狀物是四十八倍、氮氧化物是一點八四倍,都是霧霾的主要成分,必然會顯著汙染北部的清新空氣,對北部將近八百萬人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而現行環評法對取得環評的開發案沒有退場機制,深澳燃煤電廠在十年前通過當時的環境評估,此次顯然藉由更新案來鑽制度漏洞闖關,如果不重啟環評,則除非環保署和環評大會堅守專業立場,為空氣品質把關,否則專案小組的「兩案並陳」結論只是虛晃一招。

我們呼籲環保署再重新檢視自己的任務和職責,不應只政治考量,不必只為非核家園服務,也不必處處為經濟部著想,而應該以保護環境,給人民健康、乾淨的生活品質為最高目標,引導整個政府體系朝向綠色GDP的目標努力,才對得起民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