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90 巴爾多尼 拒做舊男人 樂當新好人

文/楊慧莉 |2017.12.23
1484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世人對男女的表現往往有既定的印象,一旦與印象不符,「男不男,女不女」的批評隨即脫口而出。美國演員兼製作人巴爾多尼在飾演過許多很「Man」的角色後,攬鏡自照,發現那些角色與私底下真實的自己相去甚遠,因而開始質疑性別文化的謬誤,進而挑戰傳統,改寫男性剛強的定義……

回歸真我
在飾演陽剛角色後

賈斯汀.巴爾多尼(Justin Baldoni, 1984-)出生於美國加州,成長於奧勒岡;母親來自猶太家庭,父親有義大利血統。高中時踢足球,還在當地電台擔任音樂節目主持人。他曾夢想打職業足球隊;無奈,後來傷到腿筋,讓夢想受挫。大學時,長堤足球隊給了巴爾多尼一席之地,但因腿傷無法及時復原,只好離開球隊前往洛杉磯發展。他在搬進新公寓與管理人互動時,後者建議他展開演藝生涯。

不只是好萊塢演員

自二○○四年起,巴爾多尼成為好萊塢雙棲演員,跨電影和電視演出,小有名氣;期間,並嘗試編導。二○○八年,他自編自導的首部音樂錄影帶成為破曉國際影展(Dawn Breaker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中的代表作品。四年後,他拍出史上觀賞率最高的數位記錄片系列《我的終場人生》(My Last Days),影片訴說即將謝世的男男女女如何精采活出他們的最後時日。

之後,巴爾多尼趁勝追擊,成立了「旅人娛樂」(Wayfarer Entertainment),這是一個專注於拍攝啟發性故事的數位媒體工作室。

三十歲生日時,巴爾多尼與朋友志願到街頭幫助遊民,之後都以這種方式歡度生日。之後,隨著愈來愈多朋友加入義工行列,他於二○一四年發起「愛之狂歡節」活動(Carnival of Love),希望能藉由活動改善加州社區居民看待遊民及與遊民的互動方式。

今年,「愛之狂歡節」活動的義工已有兩千多名。為了支持他在全美最大遊民城「Skid Row」的送愛活動,巴爾多尼成立了「旅人基金會」,除了希望藉此打破遊民困境,也希望對罹患絕症的病友們提供襄助。

扮演別人其實很累

近期,巴爾多尼在美國當紅喜劇影集《貞愛好孕到》裡飾演拉斐爾(Rafael)一角。總括來說,他所演過的角色幾乎都很「Man」(陽剛),很有男子氣概。作為一個懂得關心周遭環境和極有自覺的人,他開始省思這些角色與他的關係。

雖然他很開心自己的工作能演繹不同的角色,但攬鏡自照,那些角色充其量只是他的好萊塢形象,絕非真實的他。

不過,他想想:人如果一輩子都要裝模作樣,不能以真實面貌示人,像是覺得脆弱時要故作堅強,或是不安時還要表現出自信,還真是挺累的。很不幸的,巴爾多尼發現,走出工作,他還是無法卸下銀幕上被賦予的男性形象。

不再遵循性別腳本

事實上,巴爾多尼就跟多數人一樣,從小在世人所期許的男性樣貌中長大。為了讓人喜歡和接受,得丟棄被視為女性特質的溫柔面向,否則就會嘗到被排擠的後果,因為「女孩脆弱男孩強悍」的刻板印象早就深入每個孩子的心裡。這是歷史共業,巴爾多尼並不想探究其源,只是他在活了三十年後,有一天突然頓悟自己長期處於一種自我形象與世人對男性形象相左的衝突裡,於是決定改變這種狀況,因為他不只想當一個好男人,還想當一個好的人,一個兼具男女特質的好人。

不過,他並非否決當個男人,只是不想再按照代代相傳的性別文化腳本過日子,忽視自己生為人類與生俱來的另一面。

父親與祖父的影響

巴爾多尼回憶自己的成長歷程,深受父親和祖父的影響。

他的父親是一位仁慈、敏感而充滿愛心的人。由於個性溫和,一點也不陽剛,父親並未將男人的戰鬥生存法則教導給他,而是告訴他犧牲和盡可能照顧家人需求的重要性。一度,他氣父親讓自己在校時因不懂得用拳頭而遭同學欺凌。不過,他還從父親和祖父身上學到男人的某種通性,那就是他們不管多辛苦,都默默承受,絕不向他人求助,看似很強,事實不然。

何以如此?因為性別文化的教養讓男人很擅長交朋友、很會言說,要他們談論政治、運動或女人,個個可以高談闊論,但若要他們談論內心的掙扎、不安、對失敗的恐懼,全都癱瘓了。

至少,巴爾多尼在意識到性別文化的負面影響之前,覺得自己就是這樣!

質疑傳統
為何親密就是很娘


傳統男人不願、也不懂得如何示弱,因為他們視示弱為奇恥大辱。為了不讓自己對示弱的表現恐懼,巴爾多尼刻意製造示弱的情境,如讓自己在公開場合置身於丟臉的窘境,並以坦然的心境面對。他相信,人一旦接受自己的脆弱,就掙脫了示弱所加諸於人的恐懼束縛。

建立信任支援網

有一次,他趁與朋友出遊製造了這樣的情境。當時,他的生命出現了一個難題,想跟朋友談談,但又好怕說出口會遭人批判和看輕。儘管如此,他最後仍鼓起勇氣說出心中苦楚,結果奇妙的事發生了:不僅發現同行者也處於相同煎熬,說出難堪之事後也就不再難堪了。

之後,巴爾多尼從經驗中慢慢學到,如想讓自己接受和習慣人性的脆弱面,最好建立一套信任的支援系統。於是,他決定善用自己的粉絲社群平台,從中漸漸釋出自己真誠而脆弱的一面。結果,粉絲們紛紛給予肯定而窩心的回應,只是這些充滿愛而正面的訊息都來自單一族群:女性,讓他不解男人們都到哪裡去了。

男性特質的實驗

後來,他在社群平台上放了一張與老婆曬恩愛的照片,想看看粉絲們對此有何回應,結果發現一個女粉絲貼了與男友的合照,男友竟在上頭留言:「拜託別把我的照片張貼在這種娘砲網上。」

對此留言,巴爾多尼不免傻眼,但仍有禮貌的回應對方:「我不解你為何覺得我對老婆曬恩愛就是娘砲行為。其實,我正在對男性特質進行探索。」

他本以為這位男網友看了他的回應會不高興,沒想到男網友卻道歉了,表示自己「成長過程中曾有公開表情達意被人取笑的經驗,自己其實也在糾結中,同時他知道自己很愛女友,也感謝女友的耐性包容」。幾周過後,男網友又發送訊息給巴爾多尼,這次他寄送了一張單腳跪膝向女友求婚的照片,並附上一句「感謝」。

無疑的,這位男網友已透過他正面轉化了。有了成功經驗,巴爾多尼又進行更多的實驗。不過,這次他反其道而行,故意放上傳統的男性事物,像是他的練身和飲食計畫、他如何修復受傷的身體等,結果不僅開始有男網友回應,一家男性健身雜誌也找上門了,並把他視為開創新局的偶像,讓他不可置信。

之後,只要他放上男性事物,符合性別規章,就有源源不絕的男性從眾;但只要話題圍繞婚姻關係、兩性平等,就始終只有女網友現身支持。

提出挑戰
改寫男性堅強定義

在性別文化的教養下,只要是男人,就該堅強、勇敢、不服輸,且勇於接受挑戰。巴爾多尼坦承自己也不例外,總在一天結束時反省自己是否表現得夠男子氣概。

而今,面對男性冥頑不靈只對某些事物感興趣的習性,巴爾多尼決定善用男性「樂愛挑戰」的特質,幫助男性找回遺失已久的另一個本性。

新好男人的挑戰

如果力量、勇敢、堅忍是男性特質,巴爾多尼想挑戰男人可否運用這些特質更深入自我,可否用這些特質探索自己的內心,並賦予這些特質新的定義。對此,他要男人捫心自問:

敢不敢表現出脆弱的一面,在需要時向他人求助,並勇於面對羞愧的心情?夠不夠堅強,能自在的喜怒溢於言表?有沒有自信傾聽心愛的女人並安撫她們的情緒,即便她們對你發脾氣?當你聽到別的男人情色性的談話、一些性騷擾故事,或是小屁孩把女孩灌醉上下其手,是否可以像個男人站出來聲援女性,讓女人們免於被迫走上街頭加入「我也是」的反性騷擾活動?

男女應比翼齊飛

巴爾多尼不僅提問,也反思自己平時的行為表現,發現自己常傷害身邊的女人,像是有時老婆想說些什麼他就插嘴打斷,代對方說完話,更糟的是他完全不自覺。這讓他得經常提醒自己要閉嘴並傾聽女人的聲音。

不過,巴爾多尼認為以上提問也只是搔到兩性不平等問題的表面。除了色情暴力,家庭分工、薪資落差等等也都在在彰顯兩性處於極不對等的地位。他覺得該是檢視性別差異問題的時候了,像是男人不該獨享特權,而坐視女性職場上玻璃天花板現象的存在。

巴爾多尼成長時期曾讀過一句讓他刻骨銘心的話:「人性的世界猶如擁有一雙羽翼的鳥,兩個翅膀分別代表男性和女性。只有兩性力量均等,才能比翼齊飛。」

身體力行新好人

值此兩性不對等的世界,巴爾多尼憶起這句話,並希望能藉由女性的協助突破現況。因此,他對女性朋友提出以下的協助呼籲:

請原諒我們一路走來沒有仰賴妳們的力量,我們可能因處世莽撞而得罪了妳們,但請不要失去希望……請幫助我們正視自己的軟弱,並有耐心的陪伴我們一路從頭腦走到內心吧。

他也呼籲家長們,別再教導孩子們成為勇敢男孩和漂亮女孩,就直接教導他們成為好人吧。

日前,這個新好男人張貼了一張女兒在超市哭鬧的照片,引來二十萬網友喊讚,數千名父母的留言討論。巴爾多尼當時讓女兒盡情發洩並自我調適,完全將一般父母因場面失控而會有的尷尬情緒完全拋諸腦後。

或許,人只有在接受失控和人性脆弱的一面時,才能自助助人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