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絮語 媽媽育嬰經

文/方梓 |2017.08.07
2040觀看次
字級

文/方梓

都說,第一個小孩看書養,第二個小孩當豬養。我養小孩的年代正是如此,那是個「迎新棄舊」的一九八○年代,認為舊的大抵都不夠科學,不夠現代,當然要改革。

那時紙尿布方興未艾,為了不讓嬰兒尿溼疹,我理所當然地捨棄了母親為我準備的布裁尿布;餵食外國的嬰兒奶粉、趴著睡,還讓女兒傍晚躺在搖籃曬日落的太陽……母親養育我的年代,完全不是如此。我是被小布巾裹得像顆粽子般動彈不得、四平八穩地平躺著睡,阿嬤說:「睏乎正,才會得人疼。」因此我的後腦杓平平如一塊板子;然而即使我睡得這麼「正」,好像也沒有得到阿嬤的疼愛。

我讓女兒趴著睡,希望臉能睡得像西方人那麼立體,母親和婆婆卻擔心趴著睡會壓到鼻子窒息;我讓還未滿月的女兒穿著寬鬆的嬰兒衫,四肢自由揮舞,母親說這樣小孩容易受到驚嚇,睡不安穩……

很多育嬰的觀念和知識我都和母親、婆婆不一樣,她們說她們的,我照我的書養,也許她們敬畏書的權威,說歸說卻並未強勢指導,坐月子期間倒也相安無事。從懷孕到第二個女兒出生,我都是「照書養」,書上怎麼說,我就怎麼做,幾個月可以吃副食品、幾個月該如何,我照單全收。幸好那時沒網路,書上的「規定」不會太多,也不至於有錯誤的訊息,大女兒健康長大。

小女兒出生後,我既要帶兩歲多的大女兒,又要工作、料理一家好幾口的伙食家務,無法全心照顧小女兒;她也和大女兒不同,完全不理會我的「照書養」,不愛吃不愛睡,鎮日哭鬧,十個月大時病奄奄、瘦乾巴活像隻猴子。因為要到國外幾個月,我將兩個女兒託給父母親照顧,母親見小孫女什麼都不吃,乾脆捨棄我的副食品,完全給小女兒她想吃的,說吃得下最重要,小女兒愛怎麼爬、怎麼玩也全由她。三個月後我到娘家接她們,小女兒活蹦亂跳,長得很結實。

記得有一次于美人在節目上,談她的一對雙胞胎由母親幫忙照顧。她說有一天回到家,看到雙胞胎吮咬著魷魚乾吃得有滋有味,她母親說兩人正要長牙,根本不肯咬磨牙器,還不如給她們魷魚乾。這是老一輩的權宜之計,用來安撫哭鬧的嬰孩,在新手媽媽看來或許驚心動魄,但只要無傷,什麼方式也就無所謂了。

每個世代的母親帶小孩的方式都略有不同,不管是自己或母親、婆婆幫忙照顧,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老式的育嬰也不全然落伍。我曾因工作關係,託母親照顧甫滿兩個月的大女兒半年多,母親大半依我的方式照顧。然而有一次女兒坐學步車從樓上滾下來,雖無大礙,卻因受到驚嚇哭鬧不已無法入睡,母親於是瞞著我帶她去收驚,竟然有效,當夜即可睡得安穩。不管是不是收驚的效用,重要的是,女兒不再哭鬧可以安然入睡。

我喜歡在捷運、公共場所觀察帶著小嬰兒的年輕媽媽,現在很多年輕人會堅持自己照顧、養育,不知育嬰方式又改變了多少?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育嬰經,不管怎麼養,都是一段難得的美好經驗,也是嬰兒和母親最幸福的時刻。只是這樣的時間並不長,轉眼他們就長大了,然後就成了為人母最雋永的回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