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嶠人物萬象】矢內原忠雄的反戰良心

圖與文/黃議震 |2017.05.31
3722觀看次
字級
矢內原忠雄信札。圖/黃議震

文/黃議震

每年春、秋之際,不免有幾趟東京之行,總和任教於東大友人,流連於本鄉各式小店餐食,連帶東大所在的本鄉周遭巷弄也經常晃遊,樂而忘返。

舉凡本鄉裡幾處隱而不顯的街巷,便能令人自醉,諸如:夏目漱石筆下的三四郎池,菊坂附近的樋口一葉、金田一京助、宮澤賢治等文學家及學者故居遺跡,東大赤門左近的石川啄木寓居東京租屋處,炭團坂旁的坪內逍遙故居,另外魯迅、陳寅恪、楊度、黃興、許壽裳等人亦於此間留有身影。

其中,畢業於東京大學前身東京帝國大學的夏目漱石,是日本家喻戶曉的文學家,更影響著日本近代文學的發展,亦曾是日幣一千元紙幣上的人物。

樋口一葉則有「現代紫式部」之譽,是日本明治時期重要的女性小說家,年壽僅二十四,短暫而璀璨的一生,開啟了日本近代女性文學。二○○四年日本發行的新版五千日圓紙幣,其中肖像即為樋口一葉,是日本紙幣上的第一位女性。

而近代史上堅決反對武力侵華的矢內原忠雄,本鄉亦有其昔日蹤跡。

日本明治四十三年(一九一○年)九月,矢內原忠雄進入著名的第一高等學校就讀,「當時的一高位於本鄉,現今的東大農學部之處」(註),在一高的寄宿制之下,矢內原忠雄住進了「南舍十號」,從此和本鄉便結下一生不解之緣。

與矢內原忠雄同年進入一高的有:芥川龍之介、菊池寬、久米正雄、土屋文明、宇佐美六郎、細川嘉六、恒藤恭、水澤孝策等數十位日後成為領導日本各界的重要人物,這些同級生在一高畢業後,也大都選擇考入一牆之隔的東京帝國大學,繼續深造,甚至出國留學。

在矢內原忠雄的日記中,記錄了其一高一年級的暑期閱讀,有:「山室軍平《給青年的警告》、內村鑑三《求安錄》……國木田獨步《不被欺騙之記》、夏目漱石《虞美人草》等。」(註)以及一些英文原文著作,大量的閱讀讓矢內原忠雄視野大開,更熱愛真理的追求。

曾與矢內原忠雄同宿兩年的一高室友三谷隆信,回憶當年室友們求知的浪漫:「我們夥伴中喜歡讀書的人很多,我們喜歡就著燭光讀書,關掉電燈後就著燭光讀書別有一番風味。」(註)

大正二年(一九一三年),影響矢內原忠雄一生的一高校長新渡戶稻造辭職,並轉任東京帝大教授,同年矢內原忠雄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就讀,並追隨新渡戶稻造學習殖民政策、吉野作造學習政治史。

矢內原忠雄曾回憶新渡戶教授上課時談到殖民政策,一日課程中提到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武力討伐原住民事件時:「老師突然握起拳頭向講桌敲下,滿臉憤慨,講到激動之處身體還會豎起來……」(註),矢內原忠雄一生深受新渡戶稻造的人道思想影響,並繼承老師的衣鉢。

昭和二年(一九二七年)三月,三十四歲的東京帝國大學教授矢內原忠雄渡海來台,進行台灣研究的實地調查。

由於矢內原數度為文痛批台灣總督的高壓專制,此行必然不受台灣總督府歡迎,旅台期間並且收到總督府內部長級的昔日東大同學來信,信中不友善地寫到:「矢內原!你快滾回日本……」(註),有如驅逐令一般。

矢內原忠雄在這種緊張的氣氛下,在台灣考察四十日,北從台北,南至高雄、屏東,東至宜蘭、花蓮、台東,足跡遍及全台,並深入原住民部落,更應允蔡培火依序於屏東、台南、嘉義、彰化、新竹、宜蘭,公開演講,以實際行動支持林獻堂及蔡培火的政治運動,當然不免遭致總督府各州警務部的注意。

矢內原忠雄從台灣考察後,回日本即於《帝國大學報》上發表〈在台灣的政治自由〉一文,文中抨擊日本政府道:「不知專政政治為何物的人,應該要去台灣看看」(註)。

兩年後,昭和四年(一九二九年)十月,岩波書店出版矢內原忠雄的名著《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這本學術著作對於日本的殖民政策提出尖銳的批判,「因此在戰前的台灣被列為禁書」。(註)

一九三七年,日本對中國發動七七事變,矢內原忠雄在《中央公論》發表〈國家的理想〉一文,指責日本政府發動侵略戰爭的不當,同年十二月初,自由主義的矢內原忠雄被迫提出辭呈,離開東京帝國大學。

直至一九四五年二戰結束,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十一月東京大學重新聘請矢內原忠雄返校任教。一九五一年被日本著名史學家家永三郎譽為「日本人的良心」的矢內原忠雄出任東京大學校長,其不改主張和平理想,繼續捍衛學術自由。

矢內原忠雄逝世三十幾年後,陳映真在台北潮州街的一處舊公寓的頂樓主持讀書會,帶著學子重讀《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

註:出自矢內原伊作著、李明峻譯《矢內原忠雄傳》,行人文化,二○一一年三月初版,第一四九、一九○、一九一、一九三、二八三、四二四、四二六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