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意識

星雲大師 |2017.05.14
1723觀看次
字級
危機意識

《八大人覺經》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人生在世,隨時都有不可預知的危機出現;天災人禍,生老病死,也時時都在威脅著我們,因此人要有「危機意識」,才能安然生存於天地之間。

人之一生,稱心如意也好,消極失志也罷,不管怎麼活,都不能沒有危機意識;沒有危機感的人,不懂得「防患於未然」,一旦苦難來臨時,很容易就被打倒。所以人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尤其要懂得「有備無患」,要培養處理危機的能力。

我們看到坊間有很多的標語,其實都在喚起我們的危機意識,例如:「馬路如虎口」、「拒抽二手菸」、「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甚至還有一些俏皮詼諧一點的,如:「請小心駕駛,附近沒有醫院」、「天堂不遠,超速就到」、「此河段長年招生,錄取率高,請遠離」、「酒駕前或超速前,請將銀行帳戶密碼告訴家人」等等,可見危機意識是現代人必須要培養的一種好習慣。

佛教尤其是一個充滿「危機意識」的宗教。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當他還是太子時,遊歷四城門,看見人間生老病死,驚覺世間無常迅速;可是眾生卻貪戀不覺,因此升起危機意識,開始尋找真正的解脫之道,並於成道後遊行於恆河二岸,希望用佛法真理,喚醒眾生對自己的無明煩惱要有危機意識。

所以,《四十二章經》裡的「人命在呼吸間」,要我們珍惜有限的時間,充實無限的生命;《圓覺經》的「認賊為子」,勸導我們莫以妄心為真心,修行才能成就;《維摩經》的「不做焦芽敗種」,譬喻修行人如果不發心,就會像燒焦的芽、敗壞的種子,不能成長為大樹,庇蔭眾生;再如《華嚴經》的「不忘初心」、《維摩經》的「不請之友」、《八大人覺經》的「不念舊惡」、《起信論》的「不變隨緣」等,對我們的人生都有許多寶貴的啟示。

擁有危機意識的人,一定會想辦法走出去,因為「走出去就有希望,走出去就有未來」。走出去,可以說,是危機意識之後的一種具體行動。國家要走出去,才能與鄰國邦交;商人要走出去,才能推展貿易;讀書人要走出去,才能擴展見聞;出家人走出去了,才能成為領眾的法師;甚至佛教也要走出去,才能看見眾生真正的需要。

因此,危機意識是一種智慧,一種覺悟;能明白「危機就是轉機」的人,就有辦法走出危機,就能轉危為安,就能轉煩惱為菩提,人生之路自然也就寬廣無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