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看準潮流 先走半步

整理報導/杜晴惠 |2017.05.07
2901觀看次
字級
劉永好,1951年9月生,四川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圖/資料照片
2013年榮獲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獎的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總經理李福成(右),與四川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左)一起為推介會宣傳。 圖/中新社
劉永好出席十二屆中國人大五次會議預備會議 圖/中新社

「企業與企業之間不單單是競爭關係,只有企業聯合起來,才能做大事,特別是在經濟轉型的今天。」川商總會會長劉永好在川商總會主辦、《每日經濟新聞》合辦的二○一七天府論壇上如此表示。

這位四川商人一手創立的新希望集團,是中國大陸五百大民營企業的第一名,也是中國最大飼料生產和農牧企業之一。從單一飼料產業,逐步向上下游延伸,成為集合農、工、貿、科一體化發展的大型農牧業民營集團企業。

從無到有、從一家公司到企業集團,劉永好對於創業過程中必然經歷的困頓與必要轉型知之甚深。他說,經濟轉型,產業和產品都會面臨過剩問題,競爭加劇,企業的毛利率也會愈來愈低,導致發展舉步維艱。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加強企業和企業的聯合,他提出應成立一個機構或組織來聯合企業,以川商總會為例,「現在有一萬多家企業家聯合起來,成為我們的成員。有組織的形式與社會、政府溝通就便利得多。」

企業善用互聯網創新

據陸媒報導,他創業初始,其實做的是無線電業務,最後卻在大環境的發展過程中轉換跑道,進入農業這一行。劉永好認為「一切都是天意」,並以做農業為榮,「畢竟我們在為廣大老百姓吃的這方面作出應有的貢獻。」

過去十多年來,新希望不斷買地建工廠擴產能,在飼料產業躍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二,但「再擴大已不可能,因為這個行業過剩了,利潤率非常低。」他認為,新興企業的蓬勃發展,和創新密不可分,現在要學會用互聯網創新來武裝企業,而新希望在轉型方面,動作不小。

二○一六年六月中旬新希望集團向媒體發布訊息,與雷軍合作成立四川省第一家民營銀行,註冊資本為人民幣三十億元。根據銀行籌建的負責人表示,這家四川希望銀行將充分利用發起人在民營金融業的深厚經驗、互聯網技術和產業鏈優勢,融合線上與線下應用需求,為中青年活力人群和小微企業提供差異化、智慧化的金融產品。

十個月過去,他在四月初的論壇上說:「我們的新網銀行開張了,這是純互聯網銀行,這是我們集團跟雷軍、紅旗連鎖共同發起的,我們希望用互聯網的手段來做一些金融,再做一些創新,再做一些變革。」

低下頭講誠信要創新

日前,他受邀出席央視財經頻道主辦的首屆《中國實業振興峰會》,將個人的經營心得,歸納成三個重點:低下頭、講誠信、要創新。

「很多人都說養豬、養雞是最笨的,一千多年歷史了,沒有出路的。但是我們堅持下來了,一做做了三十五年,三十五年過去了,我們仍然認為農業和食品領域大有作為。」劉永好說,很多人問他早年轉型做金融、地產的,早就發財,為何他還要努力經營企業,「我認真研究了一下,看了看,那些過去跟風的人或者隨意轉型的人,很多都倒下去了,當年跟我一塊在人民大會堂開會的人,還有幾個呢?真沒有幾個了。所以我慶幸堅守我們的農業,堅守這個實業是對的。」

再者,誠信太重要了,「今天我們負面的報導並不多,食品安全事故並不多,為什麼能夠做到這一點呢?就是跟誠信有關。」

最後,目前許多傳統產業面臨巨大壓力,在這個時候,企業要向前看。「隨潮流而動,略有超前,快半步。半步非常重要,走一步有可能踏虛了,起不來,快走半步,不行的話退回來,前進的話就快了半步,對這些短跑運動員來說,三分之一步,零點零一步都是致命的關鍵。」

女兒劉暢接班 青年軍推進業務轉型

劉永好於二○一三年開始將公司經營權交棒給女兒劉暢,還為此特別搭建了一個聯席董事長班底,邀請學者陳春花擔任聯席董事長兼CEO,展開為期三年的「雙董事長」制,轉眼三年任期結束,陳春花重返大學任教,劉暢開始獨自掌舵,今年初劉暢榮獲「十大經濟年度人物」提名。

二○一六年,新希望六和公告將以人民幣六點一六億元,收購本香農業百分之七十股權;並投資人民幣八十八億元,希望用三到五年的時間,以「公司+家庭農場」等方式發展一千萬頭生豬養殖。這是新希望六和在劉暢接班後最大的一筆投資。

劉暢表示,儘管在別人眼裡是富二代,但她將自己定位為創二代,「我現在每天早晨一睜眼就是七萬員工的吃吃喝喝,關係到二億人的蛋白質供給。公司早就不是只做飼料,整個產業轉型帶來的壓力巨大。」

曾經不只一次在公眾場合誇獎女兒劉暢個性「平和、謙遜、敢於擔當」,當年在交棒儀式上,劉永好說:「我相信她在這個職位上能夠為公司帶來更多的活力和創新意識,一批年輕專業幹部的進入,會推進我們的業務轉型和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之前有券商研報表示,新希望六和作為大陸家禽養殖產業鏈上的巨頭,足夠的規模優勢使得飼料生產製造遙遙領先,但養殖能力與消費服務能力卻存在缺陷,一旦面臨行業景氣放緩及下游市場波動,公司將受到影響。劉永好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飼料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在百分之三十八左右,而新希望六和能實現的最好水準約百分之五十,這是新希望六和必須轉型的背景。

勇於承擔願意付出

外界肯定劉暢,母親李巍接受專訪表示:「從一個小女孩,變成了為人妻、為人母,然後從一個單純的女兒,變成了這麼多角色,這三年她接班以後,承擔了企業家、企業主的責任,同時身兼四個角色,感謝大會主辦方把這一份大獎頒給我的女兒,我覺得她當之無愧。」

她說二○一六年劉暢獨立承擔第一把手的責任,無論新老員工都說,李老師妳真的可以放心了,暢總的成長太快了、進步太快了,說她簡直是一日千里。「我覺得確實是比較愛學習,也善於學習,她能把在MBA、在社會上各種地方學到的東西回來細分給員工再講,然後她敢於承擔,善於承擔,比較捨得付出、捨得犧牲,所以這支隊伍就非常順服、凝聚力非常高。」

劉暢母親心疼的說:「上個月她到歐洲去,只有往返六天時間,走了五個國家,只有一個晚上是住在飯店裡睡了一覺,其他時間全部在飛機上、火車上,她這支隊伍非常能打仗,非常能吃苦,就這樣的情況下,每天都沒有睡到兩個小時。」

李巍認為女兒最難得的是,從小跟著父母參加慈善活動,接班之後,仍參與慈善活動,到偏鄉為白內障病人服務,為打工族建立幼稚園,還自費到上海愛心樹、到雲南婦女貧窮之家盡己之力。

小檔案

劉永好,1951年9月生,四川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1978年中專畢業,被分配到四川省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校擔任物理老師。1982年與3個哥哥(劉永言、劉永行、劉永美)變賣家當,湊了人民幣1000元在古家村創辦育新良種場。4年後育新良種場年產鵪鶉15萬隻,四兄弟以「希望」命名自己的養殖場。

1987年,希望飼料公司成立科學技術研究所和飼料廠,1989年自行研發「希望牌」飼料問世。1992年註冊成立希望集團。劉永言擔任董事會主席、劉永行是董事長、劉永美接總經理、劉永好擔任總裁與法人代表。希望集團是中國第一個經國家工商局批准的民營企業集團,也是中國五百家最大規模的民營企業第一名,位居中國飼料工業百強第一。

1995年四兄弟各自發展,劉永好組建新希望集團並擔任董事長。1996年中國民生銀行於北京掛牌上市,劉永好擔任副董事長,1999年,成為民生銀行的第一大股東。

1995年,劉永言、劉永行、劉永美和劉永好四兄弟首度名列《富比世》中國富豪榜第一名。2001年,四兄弟得到《富比世》與胡潤中國富豪榜雙料排名第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