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懸明鏡青天上】莊子的無用哲學

文/江心靜 攝影/林存青 |2016.12.01
3133觀看次
字級
莊子「無用之用」的哲學,一棵可遮蔽數千頭年的大樹,因沒有實際用處才能不受砍伐長成神木。(馬告國家公園的神木) 攝影/林存青
藝術家江心靜創作〈大巧若拙〉作品,內在精神如同莊子「修行無有」哲學 ── 把「有」放下進入「無」的新天地,達到逍遙遊的人生境界。 攝影/林存青

文/江心靜 攝影/林存青
莊子上承老子無為的政治哲學,發展出「無用」的人生哲學,〈人間世〉藉一棵可遮蔽數千頭牛的大樹,因沒有實際用處才能不受砍伐長成神木,說明一個人要靠修養收斂才能,才不會被世俗所用,淹沒在人間,隨波逐流,完成自我的追尋,活出自我,才是真正的大用。

〈逍遙遊〉也有一個「無用之用」的例子,魏王送給惠施一個大葫蘆瓜的種子,惠施細心照顧,果然長出五十斗的大葫蘆瓜,可惜太軟,不能當酒壺,剖半又太淺,不能當水瓢,他氣到用腳踩碎。

莊子聽了,講了一個「不龜手之藥」的故事,一種敷手不會龜裂的藥,有人世代用來漂洗棉絮賺取微薄收入,有人買了這個祕方打敗擅長水軍的敵人得到領土封侯,同樣的東西,就看你怎麼用。不過,這是世俗的大用和小用,莊子真正要開拓的是無用,道家修養是「由小而大,大而化之」,如果不用在世俗的酒壺和水瓢,大葫蘆瓜回歸自然,保持本性天真,可以浮遊於江湖,惠施困在「用」中,不僅破壞大葫蘆瓜,也毀了自己用心栽種的美好時光。

那麼,在全球化資本主義時代,如何解讀莊子的「無用」哲學?

最近在網路上聽北京大學副教授徐凱文講述「空心病」,他近年在臨床上發現很多九○後(指一九九○年後出生)優秀的學生自殘自殺,這些忽然暴增的精神障礙,與以前的強迫症、神經症障礙以及人格障礙不同,大多沒有明顯的家庭問題或是創傷經驗,但是對學習以及考試,有著非常矛盾的心態,既要求自己表現傑出又很厭惡,厭惡到用自殘逃避,共同點是不知道自己是誰,覺得自己過去都為別人而活。徐凱文教授深入研究後認為空心病是:「功利化教育對價值觀的剝奪所致」。

試想,如果你在成長過程,周圍的每一個人,包括家人朋友和老師同學,對你的唯一評價就是考試成績,不擇手段要你考高分,生活一切都是為了這個目的,你都達到了,順利考上名校,然後呢?除了考試,你的存在有什麼意義?表現不夠好,忍受過多少惠施式的踩踏?

回想自己的求學過程,一路念名校,當年升學主義掛帥,聯考是唯一管道,高一卻因貪玩留級,從天堂跌落地獄,無臉見人,重讀高一,除了有幸遇到關照留級生的劉文雅老師,莊子的無用哲學扮演了安全網的角色,讓我能脫離社會功利的眼光,追尋自己的道路。短暫的受挫不算什麼,我有一輩子的時間思考生命本身的大用,把握第二次機會努力學習,表現比原來更好,那段時間培養的耐壓性,對我後來在人生不同階段的跨界,幫助很大。

儒家的志業是以天下為己任救人救世,這個重責大任到死才能放下,關心群體。道家的志業是從人間的禮法隱退,回歸自然天地,觀照個人,莊子「修行無有」的意思是把「有」放下,進入一個「無」的新天地,達到逍遙遊的人生境界。

現在少子化,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很強,出現了「直昇機式父母」,大小事都要干涉,連小孩結婚就業了也不放過,親子關係非常緊繃,如果父母了解「無用之用」的道理,尊重孩子本性,化掉「我要當一個好父母」的期望,不對小孩成績斤斤計較,不僅孩子快樂,父母快樂,也讓老師有發揮教育專業的空間。

中國文人的理想,天下太平以儒家救世,天下大亂以道家存身,知所進退,才能發揮長才,資訊氾濫的網路時代,莊子無用之用的哲學,顯得格外珍貴,擁有獨立思考能力,才能解讀時代趨勢,依本性找到安身立命的道路。

參考書目:《走在莊子逍遙的路上》王邦雄

著.台灣商務印書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