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藝事 北京古觀象台

文與圖∕林政儀 |2016.08.03
1896觀看次
字級
圖1 明朝時,將元大都城東南角樓修建成今日的北京古觀象台。
圖2 古觀象台上八座清代天文儀。
圖3 紫微殿東側入口處的石碑。
圖4 紫微殿東側入口處。

文與圖∕林政儀

北行時,我總是不自覺地眼睛瞟向西面的觀象台,暗許一定造訪的心願。
北京天文觀測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元代至元十六年(一二七九年),天文學家王恂和郭守敬於今中國社會科學院所在地(建國門內大街五號),建立司天台,成為北京官方天文觀象台的濫觴;同年,南宋覆滅。 
現今的古觀象台創建於明代,明正統七年(一四四二年)朝廷將元大都城東南角樓修建成觀星台,設置了渾儀、簡儀、渾象等天文儀器,並於城牆下建紫微殿等建築。清順治元年(一六四四年),將觀星台改為觀象台,並採納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的建議,改用歐洲天文學的科學方法計算曆法。
從清康熙八年(一六六九年)到康熙十二年,康熙皇帝授命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設計和監造了六架新的天文儀器: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儀、象限儀、紀限儀和天體儀。
據《儀象考成》記載,清康熙五十二年(一七一三年)康熙皇帝命德國傳教士紀理安造新的觀象儀器,至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年)紀理安將地平儀和象限儀的功能合而為一,鑄造出「地平經緯儀」,在造型結構上完全採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法國的藝術裝飾,刻度也全用阿拉伯數字。
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十月二十七日,乾隆皇帝到訪觀象台,看到觀象台上的儀器都是西洋的構造和制度,於是下令欽天監按照中國傳統的渾儀制度再造一架新的渾儀。之後歷時十年,於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年)由任欽天監的傳教士戴進賢、劉松齡監製完工,乾隆皇帝親自為其命名為「璣衡撫辰儀」,其刻度保留了西洋三百六十度的刻度製,而在儀器的側面則落款有「御製璣衡撫辰儀乾隆甲子年造」的滿、漢二文。
光緒二十六年(一九○○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德、法占領區內的觀象台遭法國強奪了明代的簡儀及清代的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緯儀和象限儀,並將儀器拆解運至法國駐華大使館,後迫於國際輿論,於一九○二年歸還清廷。
聯軍中的德國則強占了觀象台內明代的渾儀及清代的天體儀、地平經儀、紀限儀和璣衡撫辰儀,於一九○一年八月德軍撤離中國時,運往德國不來梅港。一九○二年四月又被運至德國的波莰坦離宮,安置在皇家花園前的橙園草坪上。
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國,才在巴黎和會上提出被德國掠奪的古天文儀器應歸還中國的要求。根據《凡爾賽和約》第一百三十一條:「所有一九○○年和一九○一年德國軍隊從中國掠去的天文儀器,在和約實行後十二個月內概行歸還中國……」,於是一九二一年德國將天文儀器運還中國,同年德、法所歸還的八座清代天文儀重新被安置在觀象台上,而明代的渾儀、簡儀則置於紫微殿的東西側。   
古觀象台西側為紫微殿及東西配殿、晷景堂、壺房所組成的四合院,是明、清兩朝欽天監觀測天象時的辦公官署,現都已改為陳列室。在紫微殿的東側入口處有一通石碑,立於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年),其碑文至今仍清晰可讀「庚子搆變,衙署焚燬,儀器蕩然……」記載了一九○○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德、法軍強奪天文儀器的往事。
一九四九年後,古觀象台移交北京天文館管理。一九五七年北京城牆遭拆除,曾與城牆相連的古觀象台則幸免於難,幸運地被保存下來,至一九八二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過去的封建時代,統治者將天象的變化視為政權鞏固與否的「機密」,因此只有在嚴格管制下的天文官才能通曉天文知識,而今大眾學習天文學不再受限,歷史已然物換星移,不變的是古觀象台至今仍屹立於北京一隅,鏤刻著時代興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