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人生 阿伯的西瓜

文/陳怡如 |2016.01.01
1819觀看次
字級
悅讀人生 阿伯的西瓜 繪圖/洪昭賢

第一次見到阿伯,是在十一年前台北縣土城少年觀護所附近,一場為期三十六天的地方廟會活動。

活動的首日傍晚,我們這群義工正忙著收桌上供品,一陣陣叮噹聲引起眾人側目。只見一位腰繫鈴噹的中年男子,腳下踩著與身上襯衫西裝褲不相襯的膠鞋,熟門熟路地朝「狀元府」的灶腳走去,逕自盛飯拌菜吃了起來。

聽主辦廟會耆老說,狀元府在古代廟會中又叫乞食寮,當時廟方會提供熱食給貧病者、乞丐等弱勢階層,當中不乏有沿途赴京趕考但銀兩用盡的寒門讀書人,相傳曾有人果腹後狀元及第,所以乞食寮就改稱「狀元府」,鼓勵大家人窮志不窮。

阿伯吃飽後,默默走到孤棚下幫忙削竹尾、綁燈籠、立燈篙,隨後彎腰舉鏟,清理如一小座山的金紙灰渣,晚上找個紙箱鋪平呼呼大睡。活動期間的每天傍晚,他穿著同一套衣服、身上散發著異味,準時來用膳並安靜地在旁幫忙雜事,大家雖好奇阿伯的來歷,但手邊事繁瑣,根本沒時間也不好意思去多搭話,長達一個多月的活動結束後,就各自南北東西,回到原來的生活軌道。

三年後,我隨母親到山佳柑園橋下的廟會當義工,在狀元府幫忙挑菜、削水果時,聽聞一陣鈴噹聲由遠而近,一股異味隨夏風襲來,喔!好熟悉的聲音和氣味,是久違的阿伯。他手裡抱著一顆大西瓜,靦腆地說:「這個……給大家吃。」往後的十二天活動,每到傍晚,他都是一天一顆大西瓜,送到狀元府與人分享。

這次我鼓起勇氣上前與阿伯聊聊,才知道他中年時家產一夕間被哥嫂侵占登記,錢沒了,家也散了,索性出來當街友,餓了就到廟會走一趟,夏睡公園,冬窩廢棄廠房或工寮。

他說,有一年的寒流次數特別多,他們一群人找到樹林一間斷水斷電的廢棄倉房打算度冬,有人一個踉蹌不小心跌趴在地上,手一摸旁邊竟然是一具屍體,大夥嚇得連滾帶爬先跑再說。「後來我聽對街上賣蔥油餅的說,死亡的人也是位街友。這款比菜尾還不如,就是恁伯的命運啦!」

瞬間,對西瓜來源的疑惑燃燒在胸口,我問阿伯,西瓜哪裡買的?心中暗想要是從別處搬到這兒來,可就不妙了。

「是我用做除草臨時工的工錢買的。」阿伯用手指撥彈皮膚上沾附的草屑,撥了撥因汗溼而塌陷在額頭前的頭髮說:「我以前流浪沒錢吃飯時,問其他街友哪兒有廟會,就去免費飽餐一頓;後來想想,那些食物也是別人辛苦賺吃捐出來的,所以我現在聽到哪裡有缺粗工,就去做臨時的。上個月去清古井,還差一點被蛇咬呢!」

阿伯臉上帶著一種得意,頓時令我慚愧不已,覺得自己的追問實在太過莽撞,那些我在日常慣於判斷事物的準則,以及自認應對得宜的社交禮儀,當下全都失靈。更確切地說,是自大讓我疏於用心去待人;而看似放棄面對生活的阿伯,其實,還是有在認真過日子啊!(本文由「台北市婦女閱讀寫作協會」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