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樹學習 找回愛與夢想

採訪報導/杜晴惠 |2015.08.09
2210觀看次
字級

採訪報導/杜晴惠 圖/郭惠娟繪、天下雜誌提供

我們在一起養活自己、在一起呼吸、在一起欣賞日出和日落。

「大自然的經濟設計一切都剛剛好,有生產、有循環,零碳、零汙染,而且零浪費。」

原來樹自己就是一個活的經濟體。——郭惠娟

七年前,為美國《紐約時報》書評版撰文的女作家Rachel Donadio,以一篇〈你是作者嗎?我也是!〉(You’re an Author? Me Too!),闡述在愈來愈少人閱讀紙本書的時代裡,有愈來愈多人熱中出書的現象,以及應運而生的「自費出版」商業機制。對照台灣出版業,近年來願意說故事的人從未少過,出書,不再是傳統作家專利,也引來「裝幀愈來愈華麗、品質愈來愈膚淺」的批評。

然而,誠如Rachel Donadio所說,「在眾聲喧嘩世界裡,偶爾會聽到一點音樂」,每年數量龐大的書籍中,確實也能找到珍珠,就像《樹,教會我的那些事》作者郭惠娟。

她是誰?書一翻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廣告界大老、WPP集團和奧美集團大中華區董事長宋秩銘的推薦序,稱讚她是九○年代頗受注目的創意總監之一,能畫能寫,多才多藝。

透過出版社約訪,知道第一次出書的她原先真的想找人將作品翻譯成英文,再上美國亞馬遜網站做自費出版,沒想到被《天下雜誌》出版部攔截了下來。「我很怕被拒絕了,聯繫出版社出書,萬一對方不要,怎麼辦?第一次寫書,《天下雜誌》幫我出版,我真的想都不敢想……」

是誰偷走了未來

二○○七年結束多年賴以維生的廣告工作,二○一○年因為建築師弟弟應邀在TED Taipei 演講關於再生循環的樹經濟,需要大學美術系西畫組畢業的她畫一棵樹,才讓她脫離已經繭居三年的日子,開啟她對「樹學」(Treeology)的認識。

儘管懷疑圖文創作能否「餵飽」自己,二○一二年她開始動筆,她說,幸好自己還有一枝筆。而原先以為徹底離開廣告界,動筆後,才發現過去的經歷仍在影響著自己的創作。她說,用過去專業的眼光看待作品,她在完成三分之二時,發現過於論述觀念,實在無趣,於是重頭再來,如此修修改改,前後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終於在今年七月底出版上市。

在書中,郭惠娟藉著小女孩和「樹人」的對話與生命旅行,一步步發現小我到大我崩壞的問題所在,帶出全書的環保主題,反省人類濫墾森林的危害,檢視地球暖化、海洋資源枯竭、過量碳排與災害的關係,她在書中寫道,究竟是誰偷走了孩子的七個未來?這七個未來包括糧食、綠地、呼吸、地球夥伴、春天、心和自由。

「他想要證明『愛』只是一個脆弱的幻覺,沒有愛,心一樣跳動。他以金錢、權力、武器、科技餵養人類,讓人類沉迷,變成疏離、冷漠、暴戾的怪物……彼此不信任、仇恨、自相殘殺……」郭惠娟說,這個「他」就是「貪婪」,而人類之所以貪婪,是因為沒有夢想,導致心靈空虛,只好用更多的「擁有」來填補。但人到最後,心已傷痕累累,想擁有的只是一個陪伴。

聽見內在的召喚

每個失去的未來,看似嚴肅而帶有譴責意味,至此,才了解郭惠娟所說,論述過多感覺無趣,曾發想過許許多廣告影片的創意與腳本,她想到用小女孩追尋自我的故事來帶領讀者,並將這本書定調為「給大人的內在小孩看的繪本」。親子部落客、心靈作家黃淑文看完後感動萬分,「循著生命的烙痕,褪去身體的老殼回到童年,遇見童年陪她盪鞦韆的樹,把童年的愛與夢想重新找回來,讀起來真摯動人。」並說這是一本充滿療癒力量、幫助讀者找回愛與夢想的圖文書。

郭惠娟同時藉由書中的「樹人」介紹「樹學」,希望人們以「樹」為榜樣,向「樹」學習。「樹葉和陽光合作,製造養分、釋出氧氣又儲藏能量;花朵和蜜蜂、蝴蝶合作生產果子;吃下果子的鳥獸會貢獻肥料滋養土壤,並且傳遞種子;土壤和蚯蚓、微生物合作,貢獻有機肥和鬆軟的土壤;根和土壤合作,儲藏水分回報大地的滋養……大自然的經濟設計一切都剛剛好,有生產、有循環,零碳、零汙染,而且零浪費。原來樹自己就是一個活的經濟體。」她希望人們記住「樹人」的教導,不再隱藏恐懼,要往內看,聽見自己內在的召喚。

關於害怕失去

人類和地球的命運緊緊相連,郭惠娟說,人長大之後,為了尋找財富和地位,忘了夢想;因為害怕失去,所以向外尋求更多,最後,人心變了,地球也變了。相反的,若能找回「愛與夢想」,或許是人類正視未來危機的唯一方法。

她在書中,藉著小女孩的回憶,書寫她的「反省」,讀著讀著,每個句子敲進心坎,像是「你知道嗎,我不該羨慕弟弟實現他的夢想,因為我看見他一路上的努力和堅持。可是我找不到值得努力的東西。」或是「很久以前我有過當畫家的夢想,媽媽擔心得睡不著覺,後來放棄了,不是因為媽媽,是因為我沒種……現在我失業了,還是不敢拿起畫筆,我已經不知道怎麼畫畫了,這是祕密,別告訴媽媽,她會睡不著覺的。」

許多人的遺憾與失落不正如此?書中最後給予讀者正向態度:「如果妳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你也同時推開了愛你的人。」「愛與夢想不會消失,除非妳自己把它們推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