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名焉隨想錄】 偶然唱戰歌—— 第二代移民的美麗和哀愁(二)

陳名能 |2014.11.11
848觀看次
字級

文/陳名能

蔡美兒寫的是她與兩個女兒,標榜中國方式的教育,又以文化衝突來自我脫罪,我以為即使在中國父母中,她也是特例。

譬如,蔡美兒為了賄賂女兒Lulu用心拉小提琴,終於同意家中養寵物狗Coco,當她發現Coco不夠出色,於是她多方打聽、研究,如何調教訓練Coco。

戰媽不能容忍家裡的任何一分子,即使只是一隻狗,不是第一名。她跟丈夫爭吵時,居然脫口而出:「你對Coco的夢想又是什麼?」有幾個中國父母會為家中的狗爭排名?

書中都是樂觀進取、紀律嚴明、高唱戰歌,像首快板的大調進行曲 ——昂首闊步、勇往直前。似乎世間無難事,像好萊塢的電影,甚至不知世間還有疾苦。

她寫到婆婆因癌症去世,以及她妹妹也罹癌,但幸而痊癒的經過,有非常哀痛感人的描寫,但仍表現出她處變不驚,遇事鎮靜的沉著堅持,並藉此教導女兒去面對人生無可奈何時的歷程。

蔡美兒也討論文化衝突,但僅限於教育方式。她與妹妹們作為第二代移民,在認同上,似乎沒有經過疑惑和掙扎。

她父母親作為第一代移民,在融和上,一定有些不足與外人道的經歷,蔡美兒只簡略的敘述他們早期來美生活的困難,以及父母嚴厲的教育方式。這是不是他們一家人特別堅強、幸運、無感,因此沒有遭遇或感受困擾?還是我們熟知的美國文化中,一向報喜不報憂的心態呢?

虎媽接受CNN訪問時說,她的書受到很大爭議,是因為它引發美國人的兩種恐懼:對黃種人的恐懼,以及為人父母的恐懼。

往深處去想,這兩種恐懼根本是同樣的性質,蔡美兒自己一再重複:所謂中國式的教育,只是所有具有同樣教育理念和手段的統稱,並不一定單指中國或黃種人的父母(我覺得蔡美兒老強調中國文化,總有一點利用少數優勢的嫌疑)。所謂美國人對黃種人及為人父母的恐懼,簡單說來,根本都是弱者面對強者,相形自慚的心態反射。

同時她的兩個女兒也都在電視上說,她們並不認為曾受到不當的待遇和管教。這也不稀奇,不難理解,除非是很特殊或極端的情況。我們每個人不都有同樣經驗:我們最懷念的,往往是以前管我們最嚴厲的老師?每一個男生,談到當年在成功嶺上受的磨練和流汗,不都是眉飛色舞的?

我覺得有趣而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要學小提琴,蔡美兒寫到:「對我來說,小提琴象徵著卓越、精進、深度……對階級、規範和專業的尊重……小提琴也象徵著歷史……最重要的是,小提琴象徵一種掌控的力量,能避免世代衰微……象徵中國教養模式的成功。」

當她帶Lulu去茱利亞音樂學院先修班甄試時:「我們在等候區裡看到的家長都是亞洲人……音樂對他們來說是門票,我心想,我和他們是不同的,我欠缺了成功的條件。」

她的人格特質和價值觀念,活生生的躍然紙上。雖然最後她不得不承認:「對Lulu而言,小提琴的具體表現是壓抑。」

古人說:「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愛迪生說:「天才是一分天分加上九十九分努力。」蔡美兒是信仰者,更是實踐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