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治療師 張永智

阮愛惠 |2014.06.08
4660觀看次
字級
張永智曾被憂鬱症所困擾。身心不和合的狀態下,開始尋求收攝心念的修練方法。圖/風潮音樂提供
圖/風潮音樂提供 在《運氣》專輯裡,張永智透過鼓、古箏、蕭以及各種高低頻,以螺旋之理引動身心靈共振機制。
圖/風潮音樂提供 張永智說:「病痛及瀕死經驗讓我體悟到,生命的意義絕不只在照顧肉身而已,不如好好貢獻我所會做的事。」
圖/風潮音樂提供 在網路上搜尋「張永智」,會發現有大學教授、文字創作者、跨界藝術工作者、兩岸電影、電視演員、音樂創作、製作人、催眠治療師等不同領域的「張永智」;不用疑惑,也不必一一對比照片,他們都是同一個「張永智」。

文/記者阮愛惠 圖/風潮音樂提供

在網路上搜尋「張永智」,會發現有大學教授、文字創作者、跨界藝術工作者、兩岸電影、電視演員、音樂創作、製作人、催眠治療師等不同領域的「張永智」;不用疑惑,也不必一一對比照片,他們都是同一個「張永智」。

新的頭銜還在增加,去年四月正式成立的「中華身心靈國際公益服務協會」,張永智是創會理事長;待他完成WONM University 世界自然醫學大學整合醫學博士學位後,「醫者」會是他最新身分,也將是他下半輩子最主力的工作。

因為好奇 生命體驗更多

張永智原本就很喜歡接觸不一樣的事物,對很多事都感到好奇,因此從小到大的生命體驗也比一般人多了兩三倍。九歲起學古典鋼琴;大學念的是電子計算機系,研究所念的卻是台北藝術大學戲劇所,主修創作。

服兵役時,張永智擔任憲光藝工隊鍵盤手,之後多年,他都在音樂界活動,參與樂團,任鋼琴手或主唱、編曲作曲,亦為舞台劇作音樂設計及電影配樂工作。他曾出版多張創作音樂演奏專輯,更得過第十六屆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奏專輯獎。此外,張永智還參與電影、電視、劇場等各種戲劇演出,以及音樂、藝文、時尚等報章雜誌專欄寫作;並於一九九九至二○○五年間,擔任淡水動物園人文空間執行長。

以其科班背景及豐富的創作、表演經歷,張永智多年來兼任世新大學「數位媒介與整合藝術概論」課程,兩年前,更被聘為東方設計學院表演藝術學位學程專任助理教授,從實務界再轉回學界,教學相長,如魚得水。

知天命 始發展音樂療法

面對愈趨成熟的自己,張永智的說法是:「當社會性的切割在生命流轉中,愈來愈完整,這一生,只要按照這種能量切割的形式慢慢地活就很開心了。」,可是,生命潛流裡一些新的轉折點,依舊會在時機成熟時綻放而出。這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張永智創作的作品,會從向來吟風弄月、詩興盎然的《陪月亮散步》、《拾色山水》,轉化成紓解壓力,改善睡眠品質的《元氣好眠》、增益正面能量的《天天練愛咒─愛.能量‧奇蹟》及氣血養生的《運氣》和《補氣》音樂了。

就像天王星每隔七年就會運行黃道十二宮一周,每隔七年,很多人都會感覺個人生活出現顯著改變。對於這個理論,張永智再提出儒家「五十而知天命」的說法來佐證:「七個七年之後的五十歲,一般人的學習已從海底輪反射到頂輪,物質世界的經驗已經完備,開始跟上面那個看不見的宇宙源場產生一種聯結;此時做很多事,已經和『意志』不太相關,而和潛意識有關了。明瞭潛意識中存在著一種隱秩序的運轉,就是知天命,因此『知天命』且學會『把自己交出去』,這樣的概念就非常重要。我開始研究發展音樂療法,也就是起於這樣的因緣。」


因多病之身 理解佛法真實意涵

張永智不斷在作跨界展現,不知情的人總以為這人活得十分興頭,什麼都要玩玩看;其實在熱鬧光鮮的生活背面,他曾是十分厭世的。他說:「從小到大,我得過各式各樣的病,從過敏、流鼻血、腸痙攣到胃潰瘍出血進出醫院無數次,也曾幾次瀕臨死亡。我四歲時,就說過『活得不耐煩』,那無以名狀的厭世之感,也許是造成身體多病的癥結吧!」

多病之身,竟也長成一八三公分、七十公斤的俊帥青年。大學時張永智與參加研究佛學的「正智社」學姐結為好友,初讀《楞嚴經》就覺得很相應。學姐見他有根基,指引他去求教回台弘法的宣化上人。張永智帶著媽媽皈依,媽媽開啟佛緣後,獲益良深;後來星雲大師在桃園建寺院時,媽媽又帶著張永智去皈依,奠定了他日後修行的基礎。

當兵時,醫院內的大夫引導他接觸密宗,他始覺找到一個通透自己的管道。特殊的體質,以及長期以來的大小病痛,很長一段時間,張永智被憂鬱症所困擾。身心不和合的狀態下,他開始尋求收攝心念的修練方法。張永智說:「一九九七年開始學佛,跟著恆河沙的陳大博老師學習密宗儀軌,修身修心,但總還是要親身經歷很多事後,才能理解佛法的真實意涵;二○○七年,發生了很多事,等於把我生命中在物質面上的坎坷作總結,之後,我才能從『心』出發。」

二○○四至二○○七年間,本來張永智還在往返兩岸拍電視劇。二○○七年時,有天他出了嚴重車禍,車子全毀,人卻只在醫院停留幾小時就離開,隔天還能飛香港。但張永智心有所感,知道他的潛意識能量已啟動,除了要面對自己內在負面的情緒之外,還要開發外在正向力量。

那年四月,他用最緊密的時間,在電台製播了十六集的療癒性節目〈心靈鬧鐘〉,請各方名人分享把生命中的挫折轉換成正能量的經驗。他亦開始學習潛意識療法。張永智說:「病痛及瀕死經驗讓我體悟到,生命的意義絕不只在照顧肉身而已。我既離不開這個世界,不如好好留下來,貢獻我所會做的事。我常生病、又有敏感體質,也許那正是我作潛意識療法的優勢。」

為了結合潛意識療法和作曲專業,張永智重新研讀念工科時曾接觸的「量子力學」,之後再學催眠,考取證照,作臨床實驗,揣摩如何把正面訊息灌注在音樂之中。他說:「這十年來,關於身心靈的新世紀音樂理論愈來愈多,我一頭栽進去,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它在呼應我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如果把生命分成幾個面向來看,這一塊,我稱之為『使命』,我要用下半輩子的時間慢慢去做。」

這幾年來,張永智開設相關課程,寫書、發表論文、參加研討會,一直在宣說一種量子世界裡的療癒觀念。他說:「每個人內在能量振動的狀態不一樣的,人不要違逆自己,每個人應依自己特有的生命狀態來『謀』,之後再『定』,最後才『動』。」


醫者功能 緩減人生障礙及痛苦

張永智在醫院實習時,常思考「醫者」的角色是什麼?他說:「醫生難道只是在延續生命而已嗎?也許這並不是醫者的主要功能。如果按照宗教說法,每一個人都有定壽,那生命來到世界上最主要的目的是體驗人生,醫者的功能,就在緩減體驗人生的障礙及痛苦。醫者應該了解什麼是心?什麼是靈?不只是頭痛醫頭而已。身心靈其實是一個整體,只是座落在能量光譜中的不同端點,他們彼此互相影響,而醫者的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在幫助眾生調和這三者。」

作為多年佛教徒,並於近年皈依藏傳佛教的嘉察仁波切,張永智認為,當我們跳過制度面來看宗教的原點,其實宗教要每個人做的事是一致的,就是回歸光。他說:「『光』不是眼晴所見之光,而是一個概念,是超越於我們意識範圍的一種能量振動波。當我們跳脫肉身的物質組成,就能回到光的原點。當『光』來與去的頻率一樣時,就是來去自在,也就是涅盤,『真如妙有』的境界。這種境界在化學反應式中可以看到,而我的努力,就是在幫助大家從音樂裡找到淨心的力量,找到幫助自己的方法。」

在氣血養生音樂的《運氣》專輯裡,張永智透過鼓、古箏、蕭…以及各種高低頻,凝聚出高度和諧的精微能量,以螺旋之理全方位引動身心靈共振機制,達到刺激穴位、按摩臟腑、帶動氣機運轉的妙效。而同系列的《補氣》專輯,則透過笛、頌缽、豎琴以及各種高低頻,凝聚出高度和諧的精微能量,以旋轉、擴散、收攝之理,全方位運化補充能量、安撫活化細胞,使身心得到沈澱及修復滋養的能量。原理聽起來很玄,但實際聽這兩種音樂時,只覺無比輕鬆美妙,張永智同時也教導聽者搭配一些簡易的功法,不然,當環境音樂也可以收到效益。

張永智之前就常四處宣講他的音樂治療理論,這兩張一動一靜的作品問世之後,他有更充足的工具可使用,臨床上也更易收集到研究個案。張永智說﹕「我不是宗教大師,只能用我小小的力量,幫助大家在音樂裡,找到潛藏在另一個平行宇宙裡的、和自己能一起共振的生命對話。」

常有過去的影迷問張永智,還會再拍戲嗎?張永智笑答:「我過去有種種身分,都從創作者出發,因此有很多人認識我;也因為我經歷過不同的生命樣態,所以才能更清楚生命中的苦和樂,並懂得和各種人溝通。將來我也有可能再拍戲,每一個都是『我』,希望大家能喜歡不同的我。但現在的我是真正的我,目前的作品是我的發心、我被交付的使命。解決了自己的痛苦和煩惱之後,愛就能釋放出來,就有能力去幫助別人。每個人在進棺材的前一分鐘,不都該作這樣的事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