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高校整併效應

 |2014.03.23
1856觀看次
字級

日前高鳳技術學院宣布退場後,近日高雄幾所技術院校也表示將合併為一所技術大學,以有效整合教育資源,提供學生較好的學習環境與教育品質。

台灣在二十年前開放大學設立的教改政策下,由原來不到五十所的大專院校,擴增至今達一百七十多所大專院校。大學錄取率也由百分之三十升至目前幾近百分之百的錄取率。

連帶著,使研究所錄取率也節節上升,今年就有多所研究所的考試錄取名額高於報考人數,研究所錄取率已超過百分之百,幾乎有報考就可以念碩博士。

如此高教奇蹟並未創造台灣再次經濟奇蹟,反而成為台灣經濟停滯不前的重要因素。大學生素質年年下降,畢業生薪資卡在22K難以翻轉,大學畢業生失業率也高居不下。但政府無法採取有效措施,任由這些招生不足的學校或科系自生自滅,台灣每年大學畢業生數仍有十萬人之眾。

面對未來少子化所帶來更大衝擊,教育部想到擴大招收陸生或外籍生方式來增加生源,以維持大學生存空間。可是,成效不佳,僅有少數名校可吸引到一些學生來台就讀,對其他大學只是杯水車薪、緩不濟急,只能另想他法,以求生存之道。

大學合併就成為因應方法,藉此以節省人事成本並可充分利用原有的教育資源,讓學生有更多課程選擇,學校教室空間與設備也能夠做更多有效運用。

大學合併必須要從學生學習角度來考量,以提升學生教育品質為目的,合併不應只想增加學生人數以增加經費來源為目的,或者只想大者為大的併校,更不可以用商業模式企圖以營利為主要考量。

大學教育目的乃在於培育英才、訓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學生在大學受教育階段不只在於學得一技之長,而是能夠有宏觀國際視野、認清自己未來生活目標、懂得如何規畫人生並可以善盡義務、勇於為自己負責。

台灣高等教育已由量變產生質變,併校或可減少大學校數,但若不能藉此改善大學教育品質,則併校的意義充其量只在於延緩一些學校關門的情勢而已。

台灣的大學真的太多了,在這個階段有必要讓不適當的大學及時退場,但我們不希望這是反淘汰的生存競爭遊戲,特別對一些有良好教育宗旨、目標,堅持大學基本教育理念的學校,政府應在良好的補助措施上予以扶持。同時也不該讓商業掛帥,以營利為主的大學有機可乘,把大學當做交易場所。

教育部目前積極主導公立併公立的大學整合,帳面上似乎減少了一些大學校數,但就整個教育資源與經費的運用來講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反而讓這些合併後的大學享有更多教育經費,實非當初整併本旨。現在,有些私立大學也開始規畫整併的實際進程,這些私校整併在無法獲得教育部經費補助下反而會更務實的去考量整併的效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