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新住民超過四十七萬人。為協助新住民子女求學,教育部推華語補救課和多元教材,讓新住民學生打好求學基礎。
教育部表示,截至今年四月底,新住民人數累計已超過四十七萬,為了逐年增加的新住民,內政部、教育部、各級學校及民間團體等進行跨部會合作,辦理「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提供全國新住民子女完整的文教生活輔導。
「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整合大人和小孩的課程,讓親子可以一起上課,並且編訂越、印、泰、緬、日五種官方教材提供學校使用、印製,解決過去教材不足的問題。今年十一月起,將有三千所小學會收到這分教材。
教育部表示,新住民和其子女除可在小學裡,和台灣人一樣學習傳統教材,也可以親子一起參加課後輔導的補救課程,比照生活美語的學習,用會話、主題方式來編教材和教學,讓他們能夠更快學好華語;比如用故事、照片等生活化教學取代注音符號。
配合新住民子女就學,教育部也推動「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計畫」,透過親職教育研習、多元文化活動、華語補救課程、多元文化教材、母語傳承課程來輔導新住民子女,並幫助打好求學基礎。
以雲林縣斗六市石榴國小為例,透過實施諮詢輔導方案,幫助新住民子女改善情緒困擾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幫助同儕間相處,也讓上課更專心;花蓮縣壽豐鄉豐裡國小則透過華語補救課程,提升新住民子女注音符號讀寫的能力,讓孩子從小扎根,打好基礎,以利日後的各項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