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隨喜-- 溥心畬是「畫家」嗎?

薛仁明  |2013.07.23
3864觀看次
字級
題識:天風吹冷艷,帶雪落瑤池。素月清如水,臨窗照玉姿。心畬。鈐印:溥儒。舊王孫。 瓶花 溥儒 縱58.5公分×橫29公分 紙本設色 圖/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民國二十年代中期,張大千與溥心畬分峙中國南北畫壇,時人稱「南張北溥」。國共內戰之後,二人相繼渡海,又多年,先後病逝於台北。溥心畬逝世至今,五十年矣,為此,歷史博物館特別舉辦了紀念書畫展。我看了其中一段介紹文字,頗生感慨。

溥儒字心畬,恭親王奕訢之孫,末代皇帝溥儀之堂兄。自幼成長於恭王府,接受嚴格的滿族皇室教育,不僅文武兼修,更全面地繼承傳統素養。正因如此,溥心畬一生堅持傳統價值,儘管以繪畫名聞天下,卻自認在經學方面成就最高,其次是詩,第三是書法,最後,才是「雕蟲末技」的繪畫。

溥心畬這樣的排序,今天看來,當然有些怪異。畢竟,以溥心畬畫作之精,若活在眼下繪畫市場火爆、拍賣價格屢創新高的時代裡,單憑其畫作,不僅財利豐饒,更能輕易享有大名。至於經學,除了滿腔經世致用的懷抱之外,相較於繪畫,顯然是乏人問津了。但即便如此,溥心畬若生在當代,真再問他,恐怕,他仍是要不改其志,還會將繪畫繼續排在最後的。

事實上,若當溥心畬面前,直接冠以「畫家」頭銜,老先生大概就不太樂意的。

自古以來,中國對於陶工、雕匠、優伶等只視為一件活計,所謂做生活。「專業畫家」、「專業藝術家」的身分,其實與雕匠、優伶幾無二致。如果安於「畫家」這樣的身分,又執著所謂繪畫的成就,格局便小、心量也就窄隘了。正因如此,即使讀書人最在意的文章,當年漢朝的揚雄都要說,「文章,小道也」。

中國古人,向來自覺於此。因此,李白的詩,固然名傳千古,但他真正掛懷的,卻從來不是詩;他一生好任俠,最大的抱負,其實是《長短經》講的「王霸之學」。至於蘇軾,不僅詩文驚動天下,即使書法,也都在歷史上熠熠生輝;然而,當時有人求字,追隨年餘,得一筐而去;對蘇軾而言,書法本來就只是這樣地餘事風流,原本,他就另有懷抱的呀!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對溥心畬而言,身為皇族之後,受過中華文化最精粹教養的他,必然比任何人都清楚,孔子為何要說 「君子不器」。作為一個君子,當然可以有種種的才能,但是,卻萬萬不可執於這各種才能。一旦執著於此,他就離了戰場、忘了本務。昔日,南唐後主深湛於詩詞,北宋徽宗精妙於書畫,可中國人素來不以之為貴,畢竟,他們都離開了戰場,也忘掉了本務。

孔子說,「士志於道」,對讀書人而言,經書裡所標舉的內聖外王之道,才是真正的本務。當然,今天是個專業主義盛行的時代,讀書之人,多半已孜孜於所謂的專業成就;於是,「大學者」、「大作家」、「大畫家」,個個聲勢烜赫,人人光鮮亮麗。但是,如果仔細看他們的作品,卻常會發現,裡頭似乎總缺了極關鍵的啥東西。

這時,我讀著溥心畬的介紹,看著他對繪畫「成就」的不以為意,忽地恍然明白,溥心畬其實不只是個滿清遺族,更是一位中華文化的遺老。這樣的遺老,雖不光鮮,也不亮麗,可他知本務,更別有懷抱。如此懷抱,看似不合時宜,但對某些明白之人,卻會有著一番召喚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