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小常識】 永字八法

文與圖/陳牧雨 |2013.05.21
3116觀看次
字級

古人將書法中楷書的基本筆法歸納成八種:點(側)、橫(勒)、直豎(努、又稱弩)、(趯)、提(策)、長撇(掠)、短撇(啄)、捺(磔)。

這八種筆法全部出現在「永」這個字上,故這八法稱為永字八法。後來八法也成了書法的代名詞。

1.點,又稱「側」。在書寫時需要把毛筆的筆鋒側過來,因此得名。唐太宗李世民《筆法訣》說:「為點必收,貴緊而重」;歐陽詢《八訣》中說:點必須「如高峰之墜石」。

2.橫,又稱為「勒」。橫畫在書寫時,起筆和收筆需要勒住筆鋒,因此得名。勒字的原意亦指馬韁的末端銜在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狀相似。所以唐代柳宗元在其《八法頌》裡有「勒常患平」的說法。也就是說,書寫橫線時,不可寫得太平。

3.直豎,又稱「努」或「弩」。唐太宗李世民《筆法訣》說:「弩不宜直,直則失力。」意思是書寫豎線,不宜寫得太直以致僵硬呆板。

4.鉤,又稱「趯」。南宋姜夔說:「趯如字的步履,要能沉著為之。」意思是書寫「」必須穩健不可輕佻虛浮。

5.提,又稱「策」。 清代包世臣說:「如以策策馬,用力在策本而得力在策末。」

6.長撇,又稱「掠」。《書法三昧》稱:「宜出鋒處運筆,力道而勻,不可半途撇出,否則無力而瘦弱。」從起筆到收筆需力道均勻,不可寫到一半就輕率撇出。重滯、僵直、尖細都是弊病。

7.短撇,又稱「啄」。元代陳繹曾《翰林要訣》中說:「點首撇尾,左出微仰,如鳥喙之啄物。」短撇要微仰,不可僵直。

8.捺,又稱「磔」。捺承繼了隸書的波磔而來,其作用在使書體向外開放。書寫時要逆鋒落筆,右出後緩行漸壓,至適當的長度帶仰式收鋒,要勢態開張自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