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第一本書】56 魏子雲/戲談

文與圖/應鳳凰 |2013.02.05
1234觀看次
字級

寫作範圍廣,小說、雜文、劇本、評論各類都有圖書面世的魏子雲,於古典小說用力尤深,是知名《金瓶梅》專家。同輩來台軍旅作家中,像他這樣集學術、戲曲、創作、評論於一身的文人並不多。他二○○五年去世,享年八十八歲,身後留下著作七十餘部,總計近一千萬字。

安徽人,出身耕讀之家的魏子雲,一九四九年隨國府來台後,先在空軍任文職,曾為當代京劇團撰寫劇本,也編過軍中文藝刊物《青溪》《文學思潮》等。從小喜歡戲劇、古典小說,退役後教書寫作,從中學國文老師、師專,到國立藝專兼任教授。有些作家「第一本書」與後來寫作經歷關係不大,但魏老師第一本書卻與他一生文藝事業關係密切。一九五五年由紅藍出版社印行的《戲談》,就文體而言是散文,就內容言談則是平劇。但他以現代人新眼光討論舊形式,說明他早早便涵泳於傳統戲劇藝術,也預示他後來豐富的京劇創作。

以四十篇〈談戲〉短文,結合成一本《戲談》,出書時三十多歲的魏子雲還是軍人身分,正主編《中國的空軍》雜誌。此書收集來台後寫的文章,策略是:「從舊劇中發現可播植新意識的土壤」,擯棄一般傳統談戲的方式,把新觀念投射到舊戲劇,藉以警醒世人。王叔銘的序言,稱讚他「詞鋒犀利,語調幽默」,是別創一格的談戲小品,且「具有社會教育意義」。

《戲談》上市後銷路大概不差,隔年即再版,同樣封面,顏色由紅色變成黃色。溥心畬的題字,配上小小黑白方格戲劇圖樣,整體看來蘊藉雅致。此書有意思的是,書前加有一頁「紅藍出版社」沿革,介紹該社在重慶成立與播遷來台經過,作為在台加入「反共復國文化戰鬥事業」的宣誓。封面裡刊登「紅藍之歌」一首:說是要把「火焰般/燃燒著的青春與熱情,/甚至鮮血,/一齊奉獻……」。此書讓今日讀者額外接觸、感受一九五○年代中期台灣出版生態與時代氛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