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歐洲 羅馬 滿城皆藝術

文與圖/尹萍 |2012.09.29
2440觀看次
字級
三岔路口噴泉是羅馬最著名的噴泉,以海神、海怪為主題,建於十八世紀。 圖/尹萍

羅馬 永恆之城

盛暑中,我們從達文西機場搭火車來到羅馬中央車站,發現地下鐵入口用繩索攔住,一張白紙寫著告示:「今日罷工」。

旅館在三站以外。女兒及女婿兩位導遊商量了一陣子,說:「羅馬的交通很亂,計程車也不好叫,反正不遠,走路去好吧?」

我們於是升上地面。呀!空氣像烤箱,垃圾、乞丐與攤販滿街。導遊叫:「跟緊點,不要被搶了。」我們把背包抱在胸前,大行由李導遊給拉著。可是這路面,全是拳頭大的石塊鋪成,我在台北大潤發買的便宜箱子,經得起這番折騰嗎?

古色古香 遍地古蹟

「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卻沒想到羅馬的道路這麼古色古香。雖不是兩千年前鋪的,卻是仿兩千年前的樣式。馬路上的下水道人孔蓋子,導遊指著叫我注意,上面四個字母:SPQR,是拉丁文「羅馬議會與人民」的縮寫。

原來早在兩千五百年前,羅馬人就建立共和國。當時所謂「共和」,與今日的全民民主不同:設立議會,推選首長,但僅限有資產的成年男子參與政治。雖然如此,畢竟是民主的先驅。當時政府建築和公共設施上,都刻著這四個字母。羅馬市政府至今仍沿襲此傳統。

遍地古蹟。右邊一片古老的磚牆,是西元三世紀,羅馬皇帝戴奧克里先興建的公共大澡堂。左邊一座廣場,中央噴泉雕像,主體完成於十九世紀──料想在羅馬人看來,十九世紀的東西哪值一提。

歷史典故 後人驕傲

我們終於非常不氣派地抵達預訂的旅館。五十多歲的老闆西裝畢挺,站在櫃台後面看著我們苦笑。那表情,似乎有一種無奈。過了幾天,我自認稍為掌握一點狀況了,暗暗翻譯他的心聲如下:

「咳,又來了一批劉姥姥。咱賈府雖然沒落了,可樣樣都有來頭,你們這些鄉巴佬看得懂嗎?」

我這個劉姥姥來到這裡,倒沾沾自喜,覺得「日日長見識,時時有體悟」。比方說吧,在博物館裡,看到一件銅雕:兩男嬰正在吸母狼的奶。這銅雕,我見過複製品,知道其典故。

建城兄弟 狼母哺育

這座城市,說來希罕,有一個明確的建城日期:紀元前七五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古書記載,羅馬第一位國王羅慕勒(Romulus)在這一天即位。傳說中,他和孿生兄弟雷木思(Remus)是棄嬰,虧得母狼餵奶存活。後來兄弟爭位,羅慕勒殺了雷木思,當上國王。羅慕勒這名字轉音成「羅馬」。

「星艦迷航記」(Star Trek)影集中,記得嗎?有一個星球叫作「羅慕勒」,它與較小的雙子星「雷木思」互相環繞運轉,住在兩星球上的人叫作羅慕倫人,他們的政治體制,編劇沒給採用共和式民主,而安排為凱撒以後的帝國政體,獨裁君主底下設參議院。

還有,在《哈利波特》小說裡,月圓時候會變成狼人的路平,他的名字(first name),你注意到嗎?就叫做雷木思。作者羅琳為何給他取這名字呢?因為羅馬傳說中的雷木思,和他兄弟羅慕勒,都是以狼為養母的啊。(至於他的姓,Lupin,起源於拉丁文「狼的」。)路平為何沒叫作羅慕勒呢?因為他的個性比較軟弱,對自己沒信心。

世界旅人 皆來朝聖

這些零零散散的不要緊資訊,原本儲存在我的記憶之中,如風吹柳絮,無所歸依。來到羅馬,浸潤其間,它們忽然自動歸位,織入大圖。我於是看出古羅馬文化從來沒死,從沒過時,它始終提供世人養分和靈感;它與今天的世界依然血脈相連。

操美國口音的年輕人成群結隊,在羅馬喧譁。羅馬之旅對他們而言是成年禮,是文化的朝聖與尋根。他們的父母,年輕時多半也來過的,正如歌德、雪萊、拜倫、濟慈,以及所有十八世紀以來,家有資財的歐美知識分子,都曾來過。

紀元前後,羅馬勢力鼎盛時期,詩人、作家歌頌這偉大的城市為「永恆之城」,因為他們認為羅馬會「千秋萬世一統江湖」,他們想不出這強權如何能衰敗。

然而到頭來,讓羅馬成為永恆之城的,不是政治、軍事或經濟力量,而是智慧成就、藝術資產,千萬人以性命書寫的磅礡史詩。這些寶藏,讓後人反復鑑賞,取汲不盡。


西斯汀禮拜堂  人聲鼎沸

梵蒂岡博物館外面總是排著長龍。等到終於進了大門,通過檢查,搭電扶梯上樓,你發現跋涉才剛開始。長廊接著長廊,兩邊無窮無盡的藝術品,許多是赫赫有名的作品,在一般博物館,任何一件都會是鎮館之寶。

藝術趕集 只看重點

觀眾卻並不流連,有些旅行團由導遊帶領,毫不猶豫直往前奔。他們的目標一致:西斯汀禮拜堂。

西斯汀禮拜堂,是令藝術愛好者聞之起敬的地方。它又與一個人的名字不可分割,而這名字更令藝術界肅然起敬:米開蘭基羅。

我們穿過展示拉斐爾畫作的四個房間(唉,連拉斐爾的傳世名作〈雅典學院〉都只能短暫挽留觀眾的腳步),來到一間大廳,裡面人潮洶湧,人聲鼎沸。

這禮拜堂,每當教宗過世,全世界樞機主教便聚集於此,緊閉大門,投票選舉新教宗。禮拜堂前方是祭壇,後方是壁爐。樞機主教們投票,若順利選出新教宗,便在壁爐裡點起會生白煙的火,在外面等候消息的媒體和群眾看見煙囪冒出白煙,便歡呼慶祝。若投票沒結果,煙囪便冒出黑煙。

人潮穿梭 興奮討論

我們從祭壇後方側門進入,看見兩位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站在祭壇上,對群眾發出「噓」聲,然後喊:「No photo! No~ photo!」(不准拍照)

實在的,這裡應該是肅穆的禮拜堂,偉大的藝術也需要安靜的環境來欣賞。可是群眾抑制不住興奮,要驚呼,要談論,禮拜堂遂成了菜市場。

導遊低聲告訴我,去年她來的時候,還不是用「噓」聲,而是用義大利語大喊:「安靜!不准拍照!」群眾剛聽到喊叫,會安靜幾秒鐘,然後又開始嗡嗡嗡,相機也又偷偷拿起來拍了。或許因此,現在改用英語叫大家別拍照,還有兩位工作人員在人群間穿梭,阻止拍照。

大師巨作 重見光明

祭壇上方,一幅巨型壁畫占據一整面牆,延伸到天花板,正是米開蘭基羅的巨作:〈最後的審判〉,一五四一年完成。

這是牆壁剛剛刷上灰泥,還沒乾的時候,直接畫在上面的油彩畫。經過幾世紀的煙塵,世人誤以為米開蘭基羅故意用灰暗的顏色彰顯世界末日的氣氛,直到二十世紀末,教廷把這整間堂的畫全部修整清洗過,大家才看見塵埃之下的明亮色彩。

順著畫往上看,整個屋頂天花板中央,五大四小一系列共九幅長方形畫,繪出舊約聖經〈創世紀〉的概要。九幅長方畫的兩側,又依屋頂弧度,畫分為「穹隅」和「弦月窗」等規格,十二幅先知和女巫圖,以及二十八幅聖經人物圖。這些全都是比〈最後的審判〉早三十年的作品,畫家以四年的時間完成。

登峰造極 天才之作

畫家作畫時,是假設觀畫者從壁爐那邊的正門進入,而不是像現在規畫的動線,從祭壇後方進入。所以他的九幅中央主圖,故事從那頭說起:第一幅〈要有光〉;接下來,〈創造植物、日與月〉,〈水與土分開〉,〈創造亞當〉,〈創造夏娃〉,〈亞當夏娃受到誘惑而墮落〉,〈諾亞的犧牲〉,〈大洪水〉,〈諾亞醉酒〉。

藝術史家認為這些大畫在自然光下欣賞最佳,其色澤「深沉而相互呼應」,其構圖「宏偉莊嚴而立體」,其精神「總合米開蘭基羅的藝術、文藝復興時代的風格,以及基督教的神學」,有如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或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是天才的登峰造極之作。

而,想想看,米開朗基羅接受這份工作時很不情願。一五○八年,教皇朱利葉斯二世請他為私人小禮拜堂畫天頂。米開朗基羅再三告饒:「聖上,我是個雕刻家,畫畫不在行。」他又私下抱怨:「準是那個拉斐爾存心要我出醜,在皇上面前亂出主意。」

無價之寶 藝術傳世

可是教皇不饒他,他只好搬了高梯、架了木板,躺在板子上畫了四年:「刷子上的顏料不斷滴落,把我的臉變成五彩馬賽克。」

儘管如此,生性追求完美,每份工作都全力以赴的他,終究完成教皇的託付,留給後世無價的寶貝。

一五四六年,教皇保祿請他擔任聖伯多祿大教堂的總建築師,他又告饒了:「聖上,我是個雕刻家……」教皇照樣堅持。

大教堂是好幾位建築師前後接力完成,但他居功最偉。投入十八載歲月,塑造出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建築。論者說,他的雕刻、繪畫與建築,任一項成就都足以令他傲視千古藝壇。

而他擁有全部。

雕像噴泉  大有來頭

古羅馬實在是個文明都市,早在兩千年前,就有可以生飲的自來水!

我們站在「三岔路口噴泉」(Trevi Fountain)前面,這是羅馬最著名的噴泉,兩個半人半魚的海怪,各牽著一匹駿馬,海神高高站在巨蚌模樣的火戰車上,泉水如瀑布,從岩石上流淌而下。海神身後,三層樓高的整面牆,盡是繁複華麗的雕像與裝飾。

電影場景 轟動全球

一九五六年好萊塢電影《羅馬之戀》(Three Coins in a Fountain),一九六○年義大利名導演費里尼的名片《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或譯《露滴牡丹開》),都曾以此噴泉為場景,使它聞名全世界。圍觀的人群、攤販和賣藝人把噴泉前面的空地擠得水洩不通,水池裡鋪滿了閃閃發光的銅板。

這噴泉的水,來自兩千年前古羅馬工程師在山裡尋到的潔淨水源。他們搭建輸水道,藉著極緩的坡度,輸送到城裡各處。西元一世紀時,這樣的水道共有九條,送水到三十九座噴泉和將近六百個公共出水口,以及私人宅邸。

西羅馬滅亡後,輸水道都壞了,噴泉也堵塞了。羅馬市民過了一千年不文明的日子(我們現在了解為何那一千年叫作「黑暗時代」)。直到十五世紀,隨著文藝復興風潮,教皇尼古拉斯五世翻閱古籍,找出文獻,下令重修水道,並且依照古風,在出水口建造噴泉。

第一個修復的,叫作「處女水道」,它的出水口就是「三岔路口噴泉」。原先建築師只建造了一個從牆裡冒水的簡單噴泉。

美麗噴泉 值得一遊

可是文藝復興也帶動了自由思考,教廷的腐敗墮落讓一些信徒憤怒失望,宗教改革運動在十六世紀勃發了。教廷的對策是推動「反改革」,一方面以地獄之苦警告信徒不可動搖,一方面想要以華美的宗教藝術吸引信徒。

連續幾任教皇都大力提倡宗教藝術,指示藝術家用誇張的、易懂的方式創作,直接而情緒化地傳達宗教主題。當時的藝術家,與中國古代的讀書人一樣,「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作品都是由教皇與教皇的親戚委託製作,當然遵命辦理。十七世紀起,華麗強烈的巴洛克風格(Baroque)於是蔚然興起。

迎著這個潮流而生,把巴洛克風格發揮到極致的,是引領十七世紀藝壇風騷的伯尼尼(Bernini)。伯尼尼和比他早一世紀的米開蘭基羅一樣,長壽而多產,以雕刻為本業。最讓現代觀光客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噴泉作品。歌德甚至說:「光為了伯尼尼的噴泉,就值得來羅馬一遊。」

迷人情調 羅馬之最

一六二九年,教皇烏爾班八世覺得三岔路口的牆頭噴泉太平凡了,請伯尼尼畫個新設計圖來看。但是後來教皇死了,這圖擱下。一百年後,另一個世代的藝術家薩為(Salvi)終於建成我們今日所見的新噴泉,採用了很多伯尼尼的手法。

伯尼尼本人設計製作的噴泉,是怎樣的呢?這又不得不提到美國作家丹‧布朗的小說《天使與魔鬼》。好萊塢把它拍成了電影,它的情節步步緊扣伯尼尼設計的噴泉與建築。殺人的場景總在夜晚,夜晚的噴泉打了燈,石雕的神話人物在昏暗的光影中疑幻似真,那種神秘、美麗、幽暗、古老的氣氛,正是羅馬最迷人的情調。

伯尼尼的噴泉中,最壯闊的是在羅馬新廣場(Piazza Navona)的「四河噴泉」。這長方形的廣場古時候是一座競技場,後來改作市場,三座大噴泉一字排開,中央那座就是「四河」,以四個裸體男人代表歐亞非美四大洲四條河流的河神,搭配棕櫚樹、獅子和馬等各洲特有動植物,頂上撐起一座尖塔石柱。氣勢宏偉,與「三岔路口噴泉」相互呼應。

異教風情 留下謎團

新廣場的南噴泉叫作「摩爾人噴泉」,中央那座摩爾人(當時對黑人或回教徒的稱呼)與一條海豚扭打的雕像,也是伯尼尼的作品。他還有一座名泉,是在巴貝里尼廣場的「海怪噴泉」(Fountain of Triton)。半人半魚的神怪跪坐在四條海豚的尾鰭上,大吹法螺,泉水就從大海螺的開口沖出來。

奇怪啦,不是說要創作基督教藝術嗎,怎麼最得歷任教皇寵愛的大藝術家,幾件大作品都是以異教故事為主題?幾世紀以來,不止一個人提出這疑問。另一個疑問是,為甚麼老是把明明是異教的埃及尖塔石柱,安置在對基督教有重大意義的位置上,例如聖伯多祿廣場的正中心?

教會和藝術界人士有他們的解釋,但是,顯然不能說服每個人。

不管真正的原因是甚麼,對羅馬知道得愈多,愈覺得它像一個大迷宮,有太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