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招收陸生 適度鬆綁

 |2012.02.24
1227觀看次
字級

兩岸重大交流項目之一招收陸生來台讀大學,有望放寬。在全球爭搶人才的此刻,這個變化是國內目前必須考慮與面對的趨勢。

國內高等教育開放招收陸生之議,談了近十年,直到去年立法院通過《大學法》、《專科學校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所謂「陸生三法」後,各大學才得以合法招收大陸學生來台就讀。然而,這項被各大學視為面對少子化、彌補學生來源的政策,才實施一年,就面臨檢討的局面。

新任教育部長蔣偉寧日前在國民黨中常會報告時指出,有關陸生來的的「三限六不」雖然有效降低社會疑慮,但也影響陸生來台意願。去年首次開放招生,核定名額二千一百四十一人,錄取一千二百六十五人,但實際註冊只有九百二十八人,不到核定名額的一半。馬英九總統立即指示,如果限制過多,效果有效,應該進行檢討。

在大陸一流大學全力向台灣學生招生之際,國內開放招收陸生是必須的措施。由於台灣的學生素質相對優良,不只大陸,香港、新加坡等地都來台招生,且開出優厚的獎學金、生活補助等條件,國內優秀學生的出路更多更廣,也對國內高等教育造成生源競爭的壓力。

政府雖然在政策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執行面卻綁手綁腳,限制採認大陸學生來自的高中、不同意採認其醫事學歷、不能在台灣打工與就業、不給獎學金、不加分等,限制一大堆。

這些規定固然是為了保障台灣學生的權益,但觀諸國際,沒有一個民主國家對留學生有如此多的限制,連陸生在台擔任與學習有關的研究助理都不准。這些嚴格而幾乎違反大學教育常規的規定,讓來訪的國外教授直呼不可思議。

過多的限制不只影響優秀陸生來台,也反映出國內部分人士沒有自信;高等教育早已是全球競爭的局面,國內大學必須靠更好的師資、教學、教材來留住學生,並向全世界招生,才能替高等教育注入新活水。

維護國內學生受教權是家長的關切焦點,但以各種行政措施設下保護防線,其實是對下一代最不好的示範。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應該是訓練、提高學生的競爭精神與能力,而不是設立一個不公平的台階;而這個差別待遇的環境,竟然還是在人格養成的重要階段。

另一個要提醒教育部的是,國內只採認大陸一流高校的學生來台,但對於國內招收陸生的大學,則缺乏相對嚴格的規定,任何公私立大學都可以招收陸生。目前教育部對大學招收陸生採申請核定制,做到了事前把關,但陸生來台後的輔導與協助,也必須適當監督,以避免橫生事端。

教育部長蔣偉寧在中央大學校長任內,以敢於創新著稱,如今從政第一步,對招收陸生提出調整招生名額與時程、參採大陸高校以外具公信力的成績、開放大陸更多省市學生來台、同意國內大學辦理單獨招生等相當具有突破性的建議。這些必然還要經過討論,甚至引起爭議,但來自大學的教長應深知大學現況與需要,這些建議對招收陸生政策帶來新的思考,是兩岸教育交流的良性發展方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