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車憶往

王岫 |2011.04.12
1577觀看次
字級

舒國治的《水城台北》一書,是老台北人的懷舊之書。筆者還不算老台北人,對其描寫的街景水跡,只能嘆「余生稍晚」。但對書中「五十年代公車小景」一文,倒能有較多的回味,因為民國五十八年來台北上大學,印象最深的,首先就是龐大的公車滿街走,不像家鄉台中,公車極少,只有四、五條路線,大家還是以騎腳踏車為多,機車也屬少數人擁有。

我到台北以後,才知台北學生(尤其是小學生)騎單車上學的不多,多以公車代步,不似中南部學生幾乎人人一部腳踏車,校園都蓋有停車棚。五十年代的台北公車比起現在的數百條路線,當然是差很多,但如舒文所描述的二十七條路線(1到25路和兩條零路),在全省已算首善之區了,故無論學生或民眾,都仰賴甚之,舒國治文中也說他因乘公車,而能知道了台北市的路相。

當年,我已看不道舒文提到的四路、八路公車了(大概是前者與「死」諧音,後者與中共八路軍同音而被取消了罷!),而零路公車當時也已分為零東、零西、零北、零南等四線。但就現在而言,我們通常是叫幾號公車,而不稱為幾路公車了。

除了四路、八路公車外,舒文提到的二十幾條公車路線,現在已消失的還有6、7、10、11、13、16、17、19、23、24、25等路線,我不知為何這些五十年代的歷史號碼的路線為何不用了,(它們沒能像美國職棒一樣,某些明星的球衣號碼必須永久保存嗎?)但猜想可能是以後公車路線延長,有陣子以三位數字的百位數字來代表分段收費,如二六二號表示是兩段收費路線,三○四表示三段收費。但這原則後來又變了,現在二○四號公車跑很長,從東園到內湖,也只收一段票,六三○也不是收六段票,而是兩段票。有些路線,還有四位數字的,讓人搞不清楚編號法則。

而當時有的零號線中的零西和零北,現在也不見了,或許跟台北城的拓展和開發有關係,被新的路線取代了。

舒文提到的五十年代公車路線中,我比較親切,且最常利用到的是3路、15路、零東三條路線,因為它們都經過和平東路的師大,是我念書時外出必搭乘的。3路與15路都到火車站,是熱門路線,也是我返鄉或回台北時最常乘的;零東則成圓形繞過整個台北東區,到達很多新崛起的著名地方(如台視公司、體育場、國際學舍……等),故當時一位美國留台學生,在中央日報副刊寫了一篇「無所不到的零東」,讓它聲名更加大噪。

但這三條五十年代知名公車路線,現在雖還存在,地位卻已大如前。15號還好,主要依然走和平東路和車站之間,可是受到其他公司路線的競爭,已算是二線(即十幾分鐘才會有一班車)公車,而非三到十分鐘就會有一班的熱門一線公車(如六三○等)。至於零東,則前後改了不少次行走路線,班次又漸稀少,惡性循環結果,連乘客也少了,以前的盛名不再有。

3號也是如此,雖大致還走一半的和平東路路段,但行走路線也改了好幾次,乘客不清楚之下,導致它越來越少人搭,現在它竟變成每日只發十來班的固定班次公車,而且還以小巴行駛,我偶而在信義路搭上幾次,每次乘客都只三、四位,真是令人唏噓,再不振作,恐怕以後會被大都會公司取銷路線了。對於五十年代著名的3路公車,落得如此下場,我倒真不捨,特別是它現在的路線經過國家圖書館和台北市立圖書館兩大圖書館,是少有的「兩圖連線」書香公車,可惜宣傳不夠,班次又少,竟逐漸淪落成瀕臨退場的公車路線了。

舒國治提到的五十年代二十七條公車路線,就這樣,竟然不是沒了,不然就是逐漸要消失了,那些號碼,年輕人幾乎都不熟悉了,或許台北市交通局應該在建國百年裡,依據舒文裡畫的那二十幾條公車路線圖,設個公車博物館來展示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