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大觀園》昆蟲種類怎麼分?

文/吳加雄(永和社大生態講師) |2010.12.10
1470觀看次
字級

「原彈雙纓恐蠊等、螳脩直奇缺革囓、食蝨襀蜉蜻纓半、同脈廣長毛鱗鞘、捻膜雙蚤」,三十二個看起來毫無任何意義的中文字,就是三十二目昆蟲每目名的首字;至於這種編排方式,則是筆者在大學時期強迫自己把這三十二目記起來的口訣。昆蟲分類學,是國內大專院校昆蟲相關科系的基礎科目,而這種三十二目的分類系統,自然是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如果單純介紹這三十二目的昆蟲但到底是哪些,實在沒太大意思,所以在正式三十二目昆蟲介紹前,有必要把昆蟲目以上的分類系統說個清楚。

「界、門、綱、目、科、屬、種」,是生物分類的階層,可用比表達生物間的親疏遠近,例如同為哺乳動物綱的猴子、猩猩及人類,在關係上就比不同門(節肢動物門)的昆蟲近;而昆蟲學家所謂的昆蟲,指的是昆蟲綱的生物,這類生物特徵是身體可區分為三節:頭、胸、腹、有三對足、兩對翅;頭部有一對複眼、一對觸角的無脊椎節肢動物,昆蟲可根據天生翅膀的有無而區分為「無翅亞綱」及「有翅亞綱」,無翅亞綱的昆蟲有幾個特徵,首先是終生無翅、腹部常有複足痕跡、幾乎沒有變態,而無翅亞綱的昆蟲就是口訣的前四字:(原)尾目、(彈)尾目、(雙)尾目、(纓)尾目,不過近年來有外國昆蟲分類學者認為「無翅亞綱」在分類學上有其含混之處,如原屬於無翅亞綱中的衣魚或石蚋(纓尾目),其形態、生理等特徵反較接近於有翅亞綱的昆蟲,與無翅亞綱之原尾目、雙尾目或彈尾目關係較遠,因此,雖然無翅亞綱對比有翅亞綱在分類體係上更明顯、簡潔,但因其矛盾之處,原來無翅亞綱各目各置入六足總綱下之「原尾綱」「雙尾綱」「彈尾綱」及「昆蟲綱」等四綱中,但在本文中仍將列入昆蟲介紹。

台灣地區無翅亞綱分類,1980年以前主要是義大利和日本學者所做的研究為主,總計發表原尾目2科2屬3種、彈尾目8科20屬26種、雙尾目2科2屬2種、纓尾目2科3屬8種。

原尾目在三十二目中,是唯一不具觸角的昆蟲;通稱為原尾蟲,又稱蚖,台灣已知種類不多。

彈尾目腹下具跳器、攫器及腹管,是為此目昆蟲主要特徵,通稱為跳蟲或彈尾蟲,偏好棲息於潮濕草地,筆者記得以前採集這類昆蟲的方式是選一個晴朗的早晨,跑到公園或學校還掛著朝露的草地上,把加有酒精的培養皿放在草地上之後,繞著培養皿開始跺腳,此時草地上的彈尾蟲因為受到驚擾,便會跳入培養皿中。

雙尾目腹未具一對修長尾毛,通稱雙尾蟲,喜棲於潮濕落葉及腐植土之中,以腐生為主,目前台灣已知種類甚少。

纓尾目因尾毛及中央尾絲如古代兵器—長槍上的纓,所以稱為名纓尾目,包括生活於室內之衣魚及活動於岩隙之石蛃。

由於台灣無翅亞綱昆蟲體型微小、且大多種類棲息在森林的落葉及土壤中,在台灣有關於無翅亞綱昆蟲的研究仍有不少精進的空間,所以相關的生態資料不多,無法為各位讀者做更進一步的介紹,但有翅亞綱的昆蟲中,就有不少大家熟悉的種類,下期就為大家介紹「恐蠊等」到底是何方神聖。(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