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相聲說故事 還有營隊體驗

李祖翔 |2010.09.04
1584觀看次
字級

「社會需要純潔。」中華青少年純潔運動協會理事長林景德說,純潔是一種社會運動,是如實呈現、沒有汙染的本性,「我們認為人性本善,而禮節是本性表達的方式,所以我們懂得尊重、和善、體諒、與人相處。」讓品格教育成為課輔的一部分,讓幽默和快樂主導知識的學習,再用志願服務感動義工與弱勢,人的本性就能被看見,所以,愛與志願服務將為社會帶來純潔。

一九九九年,林景德等人認為社會色情氾濫、性自由風氣瀰漫,未婚懷孕、墮胎、強暴、亂倫、外遇、離婚等問題太多,間接導致青少年在身心成長方面遭受難以想像的創傷,使價值觀扭曲、未來行為偏差,於是成立協會,朝「品格教育」、「生命教育」和「兩性教育」三方面著手宣導,並採用「相聲、戲劇」的模式,吸引中小學生注意,他們的活動有快樂、有學習、有創意,還強調和諧與團結。

反毒、拒絕暴力、排斥性騷擾、自殺防治、生涯規畫,這些與品格有關的宣導不再死板板,「想吃草莓,小紅帽可以給狼叔叔親一個嗎?答案當然是不!」小紅帽和大野狼的故事拿來談性侵害防治;灰姑娘被姊姊欺負是最好的家暴題材;梁祝傳奇是兩性交往的藍本,輕飄飄的成仙之旅是吸毒的後果?顛覆小朋友對故事的印象,短短二十分鐘的相聲橋段,灌輸許多具體又實用的常識。

十一年來,協會在一年演出四百場、總場次達四千兩百場相聲的佳績下,林景德還是認為:「品格改變有限,時間太短,每次只有一小時,不足以維持正確價值觀推廣。」協會又發展出營隊體驗,相聲不再是主角,繪本故事加進去了,還有生命體驗;蒙眼建立信任感、合作畫圖、防狼防身術、打坐、戲劇、課輔等,兩個禮拜盡可能地讓品格扎根,但,社會因此純潔了嗎?

三年前,協會又增加印度和泰北的國際志願服務項目,這回,他們把感動人心的觸角延伸到大學族群:做國際服務,找到生命的意義在珍惜與感恩,有人出國前對人生困惑,回國後找到幸福,有人不能參加第二次,選擇捐十萬元幫弱勢挖井、蓋廁所,而他們都只是大專與社會青年。誰說他們品格待導正?願意為他人付出的人是有好品格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