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水災周年專題四之一》重建聲聲慢 噩夢何時了

高堂堯 |2010.08.01
106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高堂堯專題報導】大雨,讓多處路段還在施工的台二十七線更顯顛簸難行,車行視線更是一片模糊,讓記者須將車速保持在四十公里左右;沒有任何颱風靠近或登陸,但自上周一起,這波罕見的西南氣流挾帶暴雨,直衝中南部山區,造成十多處道路橋梁封閉或中斷,八八災區的高雄縣六龜、桃源、那瑪夏等鄉又浮現多處「孤島」,雖未傳出傷亡,仍令人不禁捏把冷汗。

颱風汛期早就到來,離八八水災周年更只剩一個星期,但災區交通和居所等硬體重建進度嚴重落後,只消一場大雨,就足以使災民身家性命飽受威脅,遑論恢復往日生活。大雨和災情的惡性循環,不禁讓人懷疑:八八水災又來了?或者根本沒有離開過?

便道便橋 遇雨寸步難行

「不用颱風來,之前隨便下個雨,便道、便橋就會斷。」回想五月底至六月初幾波梅雨,位於六龜村的六龜重建協會志工陳宛禾表示,鄉民至今還是處在「一下雨就動彈不得」的恐懼心理狀態中。

去年八月八日至十日,六龜鄉民度過暗無天日的三天:全鄉斷電、與外界失聯,荖濃溪上下游的新發大橋等橋梁,以及沿岸的聯外道路台二十七線都被大水沖毀,車輛交通全斷;當時困在鄉內的陳宛禾,完全無法想像災情如此嚴重,她轉述,連七、八十歲的老人家也餘悸猶存:「從小到老,未曾見過這種情形!」

六龜重建會志工郭雅倫指出,六龜大橋要拖到八月二十日才通車,亟待重建的新發大橋更是沒個影;原已搶通的台二十七線,在五月底大雨時再度中斷,目前仍在整修,碎石泥濘遍布,路況不佳,至於更往山裡的新發、寶來村,甚至桃源鄉的便橋便道就甭提了,西邊甲仙、那瑪夏鄉亦同,若天雨又釀嚴重土石流災情,後果堪慮。

鄉內溫泉業重鎮的寶來村,去年慘遭洪水土石蹂躪,所幸多數民宅、旅舍還算完整,「但道路、橋梁遲遲不修復,基本生命安全都有問題,談什麼民生產業重建?」寶來重建協會執行長李婉玲表示,村裡生意仍呈停擺,路不通橋不穩,別說遊覽車上不來,遊客根本也不敢來。

新開聚落 等不到永久屋

去年八月九日,高縣甲仙鄉獻度山走山,小林村慘遭滅村;倖存居民和小林村子弟組成重建協會,一年來不斷爭取原地重建;但政府卻與宗教慈善團體合作,在杉林鄉執行最主要永久屋工程(已落成的大愛村),小林村民無法接受,於是另由紅十字會在甲仙五里埔興建符合平埔族文化需求的「新小林村」。目前小林村還有五十六戶暫住在杉林鄉的臨時社區中,苦撐等待撥雲見日。

小林村雖災情慘重,但因輿論焦點集中,讓政府不得不審慎重視,其他地區就沒這麼幸運;如因走山埋葬二十八條人命的六龜新發村新開聚落,當地六十戶倖存居民,至今還為家園周邊地質寢食難安,也為何處能重建聚落大傷腦筋。

新開重建會志工潘怡真表示,部分居民選擇下山入住杉林鄉大愛村,但其他人仍希望原地再造自己的社區,無奈新發村多屬私有地,取得不易,目前正計畫爭取山下中興村的國有地,「沒有永久屋,希望政府能先找地方幫我們蓋『避難屋』,否則颱風再來就無處可逃。」

本末倒置 急建紀念公園

最讓災民不解的是,政府在家園重建計畫中明定在小林、新開受災現址建立「八八紀念公園」,據傳今年八八前就會動工;災民質疑,災區的基礎建設都未完成,人命危殆、生活堪憂,急著花上億預算蓋「紀念公園」意義何在?

六龜、甲仙皆屬八八重災區,傷亡相當慘重,但八八水災即將屆滿周年,災民苦等一條「安全的回家路」,以及堅實穩固、符合基本需求的家園,卻都不可得,「難道真要等到大颱風再來一次,政府才會有更積極動作嗎?」望著重建會辦公室外的驚人雨景,陳宛禾無奈表示。

七月底的西南氣流和暴雨,有媒體形容是馬政府的防救災補考;以災區硬體重建現況而言,政府和相關單位仍須加倍努力,否則走了一個八八,並不會帶來任何教訓和警惕,也許,只是帶來更多的八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