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大海】千百億化身

杜荷/文 陳碧雲/攝影 |2010.07.30
2954觀看次
字級


釋迦牟尼佛在累劫中,變化過各種身分,度化眾生,甚至是一隻小麻雀。

佛像雕塑、繪畫歷代都有,坊間也有流通,但在不同時空背景下,創作出的佛像尊容風格迥異。不僅令人好奇,佛陀到底長什麼樣子?

釋迦牟尼佛在世間示現應化身,具足三十二相,法相莊嚴,是藝術家創作的素材,也是佛弟子認識佛陀的依據。

應化身,是佛的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之一,是佛陀依無量願行,在累劫中修成的功德身。佛陀膚色金黃,那是因為心中沒有憤怒,讓瞻仰他的人也能捨下怨恨;佛陀廣行布施,因而感得雙手、兩足、兩肩、頸項等七個地方圓滿、柔軟;佛陀生生世世以慈眼視眾生,所以他的眼睛呈紺青,猶如青蓮花。這就是為什麼佛像怎麼看總是令人覺得圓滿無缺的原因了。

佛陀為度化眾生,過去多生累劫中,變化過各種身分,如鹿王、孔雀王、長者、商人、國王珥珥廣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些真實經歷在《六度集經》中都有記載。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更換角色,好比一位女士,對丈夫是妻子,對子女是母親,對公婆則是媳婦,來到職場是一位主管,社團中又是一名義工,隨著面對不同的人,變化各種不同角色,如果都要做得稱職,要多下功夫,更何況是修行。

對每一位來到我們面前的人,都能視為佛菩薩的應化身示現,生活肯定不一樣。一對夫妻從事糕餅業,創業初期生下一個寶寶,竟是罕見病症的孩子,整天躺在床上,為了照顧他,夫妻倆簡直是兩頭燒,但他們同甘共苦,付出毫無怨言,沒想到事業竟也做起來了。多年後,他們認為這個孩子就像菩薩來示現,才能讓夫妻倆在困苦中凝聚力量。

即使是專挑你毛病的人,都可能是來成就你的恩人,釋迦牟尼佛在累劫修行中,就遇上一位常常和他唱反調、專門破壞的提婆達多,但他一一突破了這些逆境,才成就現在的釋尊。

六祖惠能大師說過,此一念心向惡,便入地獄;此一念心向善,便生智慧。若起慈悲心,便是菩薩。你的念頭在那,應化身就示現什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