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經典名句】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

公孫策 |2009.08.14
95590觀看次
字級

名句的誕生

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孫子‧九變》

完全讀懂名句

國防的最高法則是,不可以心存僥倖,認為敵人不會來,國家安全的信心應建立在隨時準備作戰的基礎上;不可以認為敵人不會進攻而心存僥倖,而應該做好防備,讓敵人無隙可乘。

兵家詮釋

梅堯臣:可以放心依恃的是「永遠不鬆懈、有準備」。

杜 佑:安則思危,存則思亡。

實戰印證

西漢時,與李廣齊名的邊防名將程不識,治軍作風與李廣迥異。李廣帶兵放任自由,每到有水草的地方,軍隊紮營休宿,人人自便,只派出斥候到很遠的地方。程不識的部隊軍紀嚴肅,隊伍井然,宿營夜晚一定擊刁斗(食器,夜間巡更敲擊發聲),軍隊隨時都維持在警戒狀態。當然漢軍士卒都樂於追隨李廣,而以被派到程不識部下為苦。

程不識說:「李廣治軍簡易(軍紀不繁細),士卒佚樂,都願意為他效死;我軍軍紀嚴明,士卒雖然辛苦,但是敵人(匈奴)也不得侵犯。」

事實上,李廣「遠斥候」也是一種防備的方法,以斥候的辛苦,換宿營部隊的輕鬆,其風險則在「斥候也是凡人,會疲累、疏忽、偷懶」,程不識的部隊風險較小。

三國時,魏國大將吳鱗率軍南征(吳),大軍宿營,先頭部隊與吳軍隔河相對。先鋒滿寵對諸將說:「今晚風勢很猛,敵軍必來燒營,我們要有準備。」於是全軍戒備。夜半時分,吳軍果然渡河來偷襲,被殺得大敗。

春秋時,魯僖公討伐邾國,幫須句復國。(邾、須句都在今山東境內,都比魯國小很多)邾君又發動報復戰爭,魯僖公認為邾國很小、不夠看,所以不做防禦工事。魯大夫臧文仲勸諫:「國君不可因為邾國弱小,蜜蜂和蠆(形似蠍子的小蟲)都有毒性,螫人都會痛、會腫,何況一個國家反撲?」

  可是魯僖公不聽。結果兩軍交戰,魯軍敗,邾軍擄獲魯僖公的甲胄,將之懸掛在城門上示眾──即使眾寡懸殊,強國不防備,也會吃敗仗。

春秋時,晉國向虞國借道攻打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勸諫:「晉國企圖不良,不可答應。」

  晉國乃以名馬、美玉收買虞君,和虞國聯軍攻占虢國的下陽,然後班師。下次再向虞國借道,虞君不疑有他,就答應了。晉軍順利滅虢,回軍時,「順道」滅了虞國。

名句可以這樣用

本句的相對應四字成語是「有備無患」,程不識夜間宿營加強戒備是「刁斗森嚴」,吳軍夜襲魏軍的要領是「偃旗息鼓」,滿寵設伏以待是「入吾彀中」,魯僖公是「驕兵必敗」,虞國國君是不懂「脣亡齒寒」。

(商周出版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