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清藝術與缺德分野 楊尊典、陳美鳳新聞拿首獎

記者李祖翔 |2009.03.08
651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街頭的電線桿、變電箱、牆面常被隨手亂塗中英文形式的簽名塗鴉,既不好看也不美觀,淡江大學大傳系學生楊尊典認為「真的很醜」;但他與搭檔陳美鳳以「街頭塗鴉其實是藝術」為題製作的新聞影片,卻獲得首獎肯定,兩人抱走十萬元大獎。

「街頭塗鴉與亂塗亂畫差很多!」楊尊典修習特寫寫作課程時,教師馬雨沛帶領學生採訪街頭塗鴉客,讓他產生興趣,因此決定以街頭塗鴉當主題參賽,希望打破街頭塗鴉等於破壞市容的負面刻板印象,並劃清藝術與缺德塗鴉的分野,他說:「街頭塗鴉是認真地運用技巧來描繪的藝術品,不是亂塗亂畫。」

台灣的街頭塗鴉以「圖形」作為與西方區隔的專屬特色,但同樣成為藝術家傳達深層文化反動的媒介。

楊尊典的搭檔陳美鳳,是資訊傳播系的馬來西亞僑生。她表示,馬來西亞也有很多街頭塗鴉,過去對亂塗很厭惡,與楊尊典合作拍攝新聞專題影片後,才發現「街頭塗鴉原來是藝術,而且有主題性。」

「塗鴉達人的技巧讓我們驚艷!那絕對是藝術,不是兩三筆、沒有構思就畫得出來的。」楊尊典說,採訪很多塗鴉藝術家分享創作理念,他們把城市的牆當畫布,包括希望有效率且精準地傳遞內心訊息的KEA,以及幫店家製作塗鴉廣告的ANO等人。

政府已開放西門町和松山菸廠部分圍籬提供青少年藝術塗鴉,楊尊典和陳美鳳為在有限時間內,把街頭藝術盡收眼底,一天之內趕拍台北火車站地下街、西門町、NGO人權會館、松山菸廠和信義區威秀廣場等地,從早上八時起工作至凌晨才收工,連續拍攝了十六個鐘頭。

「塗鴉不應是青少年搞破壞的次文化,而該有它的創意發展空間。」楊尊典發現,塗鴉藝術家會事先取得店家許可再塗鴉,與惡意缺德的亂畫有所區別,七年級生楊尊典說,不論塗鴉出現在商品或是街頭的任一角,我們應該用欣賞的角度看待,「塗鴉藝術家的創意與勇氣,讓這個城市有了更豐富的色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