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挽救經濟弱勢與教育弱勢的惡性循環

 |2005.11.17
840觀看次
字級

教育部日前發布《近十年教育發展概況統計》顯示,最高與最低所得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差距,由民國八十年的十三個百分點,擴大至三十個百分點,表示低所得家庭子女的教育處境益趨不利,勢將導致兩極化的惡性循環。

教育部對近十年來高等教育部門發展情形所做的統計,是將全國戶數依所得多寡,平均區分為五個等級,各占總戶數的五分之一。計算其年齡在十八至二十三歲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結果發現民國八十年時,家庭年所得在前百分之二十最高一級家庭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為百分之三十六點七;家庭年所得在最低百分之二十家庭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為百分之二十三,兩者相差為十三點七個百分點,換算比例約當五比三。

但這項差異,隨著近十年來政府的財經政策與租稅制度,逐漸走向兩極化趨勢,對高所得有利,卻傷害低所得者,貧者益貧的現象愈趨明顯。教育改革雖然使高等教育機構的設立開放,其數量與容量都大幅擴張,但廢除聯考後欠缺公平的入學方式,反而剝奪低所得者進入高等學府的機會。

政府在財經與教育方面的不當政策與措施,非但使整體經濟情勢惡化,也使低所得者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遭到侵害。富裕家庭子女與貧窮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差距逐年拉大。民國九十一年百分之二十最高一級所得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比率為百分之六十七點四;百分之二十最低所得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為百分之三十六點九,兩者的差距為百分之三十點七,換算比例約當五比二,差距拉大的情況明顯而嚴重。

另據行政院青年輔導會在其所發表的《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中特別指出:「社會弱勢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求學歷程會比所得較高家庭子女艱辛得多;加上所接受到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也不足,導致學習上的障礙與困難,進而影響學習意願,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並指出「這種教育上的弱勢,必將影響弱勢學生未來的就業情況與市場競爭力」。直截了當的講就是貧者恆貧,且難有翻身機會。

前述這種讓低所得家庭子女,因經濟上弱勢,連帶影響成為教育上的弱勢,陷入惡性循環的悲劇命運。在知識經濟時代的數位社會,低所得家庭子女的教育機會不公平。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日前提出調查報告,特別顯示台灣的數位發展程度,由於地區分布與資源配置不均等因素,相差極大。許多家庭根本就隨著科技的發展,變成越來越沒有條件了。

教育部為挽救此種情況所提出的辦法是增加助學貸款比率、降低就學貸款利率、提供低收入戶就學補助等。但這只能救一部分人的燃眉之急,而無法挽救整體情況的繼續惡化,只有全面的經濟發展與經濟平等兼顧的財經政策才能消滅貧窮;只有投注更多教育資源到低所得家庭與偏遠地區,才能讓低所得者公平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也才能把當前這種經濟與教育的惡性循環,轉換為善的循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