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掛嘴邊 可能有情緒困擾

陳玲芳 |2018.05.29
1805觀看次
字級
只關注自身處境,容易放大對事情的負向或無望感。 圖/資料照片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身邊是否有朋友聊天時,常說「我」今天怎樣、「我」最近如何?將話題不斷圍繞著「我」說個不停的人,不一定跟自戀有關,可能傳達了更多你不知道的訊息。根據一篇今年三月刊載於《每日科學》的研究指出,一直以「我」開頭,「我」結束話題的人,多半容易出現憂鬱、焦慮和其他負面情緒。

這項由亞利桑那大學所做研究,以來自美國和德國六個實驗室,超過四千七百人的大型資料庫進行分析,資料包含憂鬱和負面情緒測量數據,以及個人使用以「我」為中心談話(I-talk)的書面或口頭測量數據。若談話內容涉及個人情境,如最近發生的分手事件,則計入以「我」為中心談話和負向情緒的關係;若談話內容不涉及私人事件,如描述一張圖畫,則不列入計算。

研究指出,每人每天平均會說一萬六千個字,其中約一千四百字是第一人稱單數代名詞,而那些有情緒困擾傾向的人每天用「我」、「我的」的次數高達二千次。研究發現,經常使用第一人稱主格「我」(I)和受格的「我」(me)與負向情緒有關。但頻繁使用第一人稱所有格「我的」(my)則否。結果顯示,以「我」為中心談話,在憂鬱症評估上並非最佳,但卻能更廣泛評估負面情緒。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胡延薇表示,當經歷負面的生活事件,若過於專注在自己身上,很可能產生以我為中心的談話(I-talk)。例如「為什麼我會這麼衰?」「為什麼只有我這麼慘?」並連接到負向情緒如憂鬱、沮喪、焦慮等。

她提醒,當發現身邊朋友,聊天時容易以「我」為中心,且出現「不快樂」的形容詞時,不要誤以為他只是想引起注意,可能他正經歷著心理困境或情緒困擾,可多給予傾聽及陪伴。

心理鎂光燈

放大無望感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這個研究,提醒了在平常人際互動中,不經意的情況下,可能傳達了人需要被協助及支持的實情,但大量的談論自己,在「心理鎂光燈」效應影響下,只關注自身處境,容易放大對事情的負向或無望感,接連帶來憂鬱、焦慮、緊張、憤怒、擔心、無望等負向情緒。

她建議,民眾作為一個傾聽者,除了談話中「我」的警訊,若發現對方同時有一些身體症狀,如感冒反覆不好、原有的疼痛(頭痛、胃痛)加劇等,要了解這可能是個求助的訊息,可給予更多支持與言語上的肯定,若發現自己無能為力時,可陪同對方找到其他支持管道。

我執 與 無我

佛教術語裡有我執一詞,又名人執,即妄執人有一實在的我,也是眾生苦惱的來源,我執重的人,容易焦慮、憂鬱。

無我,指對於我的否定,為佛教根本思想之一。這個名詞有二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它可以解釋為,沒有我,我並不存在;無我之人,比較快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