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 旅遊時代中的廁所革命

文╱記者程迪 |2017.06.10
2901觀看次
字級
小便池上方是展現當地風俗的裝飾畫,盥洗台採用徽式建築風格,盥洗台旁擺上農耕文明的標誌——水磨,清水緩緩徐來,綠藤繞過方几滴向水池。 圖/新華社
小便池上方是展現當地風俗的裝飾畫,盥洗台採用徽式建築風格,盥洗台旁擺上農耕文明的標誌——水磨,清水緩緩徐來,綠藤繞過方几滴向水池。 圖/新華社
小便池上方是展現當地風俗的裝飾畫,盥洗台採用徽式建築風格,盥洗台旁擺上農耕文明的標誌——水磨,清水緩緩徐來,綠藤繞過方几滴向水池。 圖/新華社

文╱記者程迪

「一廁難求」、「臭味公廁」……曾經,大陸每萬人只有兩間公廁,公廁建設的步伐遠遠落後於城市化進程。近兩年來,為迎接旅遊時代來臨,大陸堅持將「廁所革命」當作旅遊基礎工程、文明工程、重大民生工程。

小便池上方是展現當地風俗的裝飾畫,盥洗台採用徽式建築風格,盥洗台旁擺上農耕文明的標誌——水磨,清水緩緩徐來,綠藤繞過方几滴向水池。

從天花板到盥洗池,從坐便器到烘乾機,公廁內的設施都非常現代化,男、女廁之間的公共區域,還放置了木質沙發供人休憩……

雖然地處鄉村,但位於江西省婺源縣篁嶺景區內的公共廁所卻將鄉土文化與現代化氣息完美融合。

來自福州的遊客林先生說,其中一個公共廁所裡繪製了婺源婚俗的裝飾畫,從說媒到洞房,將民間婚俗完整演繹一遍,讓他大開眼界。「為了完整看完廁所牆壁上整個婚俗過程,我還特意多停留了會兒。」

「作為主打古村旅遊的景區,我們認為公廁不僅要有好的使用體驗,還應是展現鄉土文化的載體之一。」篁嶺景區相關負責人曹錦鐘說:「希望景區內的公廁也能處處體現出對於人本的尊重、對於農耕文化、生態文明的理解和尊重。」

篁嶺景區的公共廁所曾於二○一五年榮獲大陸第一屆旅遊廁所設計大賽一等獎。當年初,大陸旅遊主管部門宣布,用三年時間,透過政策引導、資金補助、標準規範等方式,持續推進旅遊廁所革命。

公廁改革迫在眉睫

對於大陸來說,這一大規模的舉措有著刻不容緩的時代背景。「一廁難求」、「臭味公廁」……曾經,大陸每萬人只有兩間公廁,公廁建設的步伐遠遠落後於城市化進程。近兩年來,為迎接旅遊時代來臨,大陸堅持將「廁所革命」當作旅遊基礎工程、文明工程、重大民生工程。

江西南昌市近年建成的綠色智能公廁讓人眼前一亮,裡面不僅配置了母嬰室、老年人廁位、小孩便鬥池、應急報警系統、自動沖水系統、音樂播放器、電子顯示螢幕等智能化設施,還優先選擇節能節水環保設備材料,部分公廁採用「太陽能、電能」雙設備模式,在保障服務質量的同時降低水電等能源消耗。

「原來的公共廁所是城市的『負擔』,現在變成了『景觀』。」南昌公用城市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王華介紹說,這幾年南昌市陸續完成新建公廁共計四十三座,主要建設在南昌市主要幹道邊、綠化帶中、市民休閒廣場等處,有些公廁裡面甚至配備了微波爐、暖壺、醫藥箱等設施配備齊全,為環衛工等城市第一線工作者提供溫馨港灣。

「數量充足、乾淨無味、實用免費、管理有效」的標準化廁所正從A級景區、一般景區拓展到所有景區,從旅遊幹道、主要旅遊線路延伸到旅遊線路沿線,從重點鄉村旅遊點、主要鄉村旅遊點擴展到鄉村旅遊點。

大陸旅遊主管部門的最新數據顯示,大陸共建設旅遊廁所五萬零九百一十六座,建成數量已占廁所革命三年計畫的百分之八十九點三三。透過開展廁所革命,增加廁所供給,四十四億人次中外遊客的如廁需求問題基本得到滿足。

日前,大陸旅遊主管部門還首次發布廁所革命「紅黑榜」,表揚先進的單位,對於不達標的一批5A、4A級旅遊風景區作出處罰。其中,十家4A級風景區因為廁所革命嚴重滯後被摘牌,兩家5A級風景區也因為同樣的原因被嚴重警告。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院長厲新建分析:「這也是政府主管部門首次引入了懲罰機制倒逼部分地方開展『廁所革命』,彰顯了大陸改善公共廁所的決心。」

從旅遊走向全社會

大陸各地政府也在公共廁所管理服務的實踐中不斷探索。比如,為了彌補公廁不足的現狀,濟南市倡議成立了「廁所開放聯盟」,號召企業、政府機關免費對外開放廁所,為市民和遊客打開「方便」之門;在北京,登錄手機App「公廁查詢」,便可找到最近的公廁;在杭州,向地上二層和地下加建廁所,增加公廁使用面積和廁位數。一些省市還將廁所建設納入景點評比的關鍵指標,凡存在廁所新建和改擴建不力、疏於管理等問題的,一律「一票否決」。

目前,為期三年的大陸「廁所革命」已經走到了最後階段。但一些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大陸的廁所問題由來已久,當前廁所供給不足、分布不均衡、設計不規範、不夠科技化、管理不到位等方面問題依然存在。

「離世界旅遊大國乃至旅遊強國的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還不能完全滿足民眾及廣大遊客的需求。」厲新建說。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也認為,大陸的「廁所革命」已經不僅僅是旅遊廁所革命,而是漸漸成為了全社會的廁所革命。「廁所革命」需要堅持不懈,除了公廁本身的數量和質量外,還要進一步提升公廁的文化、景觀內涵。

提升文明 從旅遊最後角落做起

大陸城鄉「如廁難,難於上青天」的狀況已基本解決,但廁所依然是基礎設施的弱項,公民文明如廁的意識還有待提升。

世界上有三個國際組織的英文簡稱同為「WTO」:世界貿易組織、世界旅遊組織、世界廁所組織。世界廁所組織發起人說過,「廁所是人類文明的尺度」。

作為旅遊大國,大陸旅遊廁所髒亂,遊客反映強烈,是公共服務體系最薄弱環節。一些外國青年學生到大陸旅遊,原本想看看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一進入廁所,人人想逃。若以大陸一年接待超過三十七億人次,一趟旅遊平均每人上八次廁所計算,遊客每年旅遊如廁次數超過二百七十億次。一個髒亂的廁所可以瞬間毀掉推廣旅遊的所有努力,負面影響很難挽回。

同時,如廁習慣不文明,境外旅遊時也飽受詬病。泰國、新加坡、日本等地不斷有大陸遊客在廁所話題上栽跟頭,不僅傷了顏面,也被當地人指責。

大陸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說,廁所是文明窗口,旅遊要素,進步的體現。面對幾千年的歧視廁所、鄙視廁所、廁所文化缺失及頑固如廁陋習,迫切需要針對旅遊「最後角落」開展一場革命性變革。

事實上,廁所革命僅有廁所建設者、管理者行動遠遠不夠,廁所使用者都應養成文明如廁習慣,抵制粗鄙如廁行為,一般認為不僅是大人,更需要從孩子做起,進行終身教育。

廁所簡史 走過1坑2磚3尺土牆

距今五千年的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遺址裡發現的一個土坑,被視作中國廁所的起源。周代,廁所被稱為「井溷」。「溷」原專指豬圈,至秦漢則兼豬圈與廁所兩重涵義。

古時對廁所的重視,起於秦漢,盛於唐宋。

秦漢時,廁所分蹲、坐兩式,區分男女,並有隔斷。漢代尤為重視隱私和使用的方便,並增添了通風設計。唐朝專設「司廁」的官員。進入宋朝,汴梁等大都市的公廁已具行業性質,有專人管理。清嘉慶年間出現了收費公廁。

十九世紀,西方國家逐漸用技術開啟了「廁所革命」,漢堡出現了用河水沖刷管道的下水系統,倫敦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抽水馬桶的公廁。而那時的中國,紫禁城裡根本不知世界還有抽水馬桶這件事,只知道會有糞車從「後門」出沒。中國農村的廁所基本就是「一個坑,兩塊磚,三尺土牆圍四邊」。

一九四九年以來,大陸給地建廁所、管糞便、除四害。但是,當時的廁所條件簡陋,基本是無隔擋的集體上廁所模式,幾堵圍牆,一排蹲坑,臭氣熏天。衚衕巷子的人家共用一個廁所是常事,冬天尿液結冰,夏天臭味瀰漫,附近居民戲稱通往廁所之路為「尿尿路」。

一九八○年代,以籌備亞運會為契機,大陸拉開「廁所革命」序幕。主要從衛生防病角度入手,以改變廁所「數量少、環境差」的現狀為目的。之後很多地方緊跟北京步伐,包括在廣大農村,也積極推行符合當地環境的衛生廁所,比如山東的「三通沼氣式」、河南「雙甕漏斗式」、遼寧的「四位一體六柵式」、寧夏的「雙高式」、江蘇的「三格式」廁所等,大陸的廁所問題才開始緩解。

一九九○年代,在廁所質量上的要求不斷提高,公廁的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儘管城市擴張,人口增長,廁所依然在拖後腿。近年來,「廁所革命」被各省市納入旅遊發展規畫,成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舉措。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